帝後的談話雖然無從得知,然而聖駕駕臨坤寧宮卻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隻是帝後和睦的事實,宮裡的老庶妃們都已經看了許多年,老人都已經習慣了。
新進宮的庶妃們,看了兩個月,就算一開始不甚習慣,如今也都見怪不怪了。
所以,庶妃們都看習慣了。
也掀不起波瀾來。
“皇上素來看重皇後娘娘,自四年起,皇上與皇後就素來琴瑟和鳴,直至今日,帝後依然十分和睦。不說後宮嬪妃、便是咱們這些作奴才的,都習慣了。”福順才聽聞聖駕往坤寧宮去的消息,不巧,他又是正好在沁柔跟前伺候著。
而後便提了一句。
沁柔心裡沒有什麼起伏,不過是皇帝去皇後宮裡而已,是什麼大事?就算礙著了彆人,也絕對有大多數人排在她跟前,她急什麼。
皇帝來,她就伺候著;好歹有皇帝庇護,她日子過得不錯。哄一哄皇帝開心,也是應該的。
福順瞧著庶妃還是一臉淡色的樣子,這性子,也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至少不會性子上頭了,做些糊塗事。
可平日裡,都是這一般靜氣沉穩的模樣,心思就難揣測了一些。時時伺候著,福順也能感受到庶妃對於子嗣,好似不甚上心,宮裡,子嗣是嬪妃們的立身之本,這怎麼行!
因而福順便會想方設法、旁敲側擊地提一提子嗣的問題。
福順接著就道:“皇後賢惠,是皇上的賢內助,處理後宮,自來恩重威也重,皇上皇後因而也一貫恩愛。後來二阿哥出生,皇上就看重皇後娘娘、也看重二阿哥。”
“這宮裡啊!素來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也相輔相成最好!”福順就有些語重心長了,“就拿皇後娘娘來說,”福順放低了聲音,才又繼續道:“皇後娘娘得皇上看重,連帶著二阿哥也受皇上看重;反之,皇後娘娘膝下因有了二阿哥,在宮中的地位,就更顯貴重了。有子的皇後,與無子的皇後,是不一樣的。”
福順點出了這個事實,也是想借此告訴庶妃,“換在嬪妃身上,亦是一樣的道理。嬪妃們總是有人得寵、有人失寵,起起落落的,都成習慣了。也總要去習慣。這個時候,有了皇嗣,才會有希冀的機會。”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沒有人可以做後宮中的常青樹,至少至今沒有。也沒有看到。
“庶妃隻瞧董庶妃與張庶妃,皇後娘娘多手下留情,聽著張庶妃禁足三個月是嚴重,可她犯的什麼錯,懲過了就過了,這事兒,若是放在旁的庶妃身上,哪裡還有出來的餘地。”皇上皇後若要有心追究,賜一條白綾都是恩典。
哪裡會輕輕放下。
這,就是子嗣的庇護。
董庶妃更不用提,若無二格格,她即便有寵愛,又哪裡會直接莽上去與張庶妃對上。
“還有馬佳庶妃,庶妃進宮晚,或許對早以前的事不太清楚,馬佳庶妃即便是誕了大阿哥,其實恩寵也平平。宮裡人都說,是後來皇上憐惜她喪子之苦,多有眷顧。”福順輕輕提起了這一樁宮裡的舊事。
沁柔算是有聽得明白一些,馬佳庶妃有康熙的憐惜、皇後與康熙恩愛且受看重,董庶妃、與張庶妃有子嗣……
能在宮裡立足、活得滋潤的,都有自己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