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長夜終會流儘,淡淡霞光迎來了天明。又是一個日月輪回!
晨起,洗漱,用完早膳,而後再去坤寧宮請安。周而複始,這是後宮中所有人循序漸進的步子。
伺候著沁柔用膳之時,小滿對沁柔回稟道:“皇後娘娘懿旨,宣延禧宮葉赫納喇庶妃額涅,進宮侍奉延禧宮納喇庶妃呢!”
這個消息,才從坤寧宮出來沒多久,正新鮮著呢?傳了皇後懿旨的奴才,也才往宮外去。
怎麼能不新鮮。
所以一知道了消息,小滿便回稟了庶妃。不然一會兒請安的時候,哪位嬪妃提及了,後宮人儘皆知,他們庶妃卻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那大約就是彆人笑話的對象了。
“才傳出來嗎?”沁柔淡淡地問了一句,好像小滿隻是隨意一說,她也隻是隨口一問。
小滿肯定地回道:“才傳出來呢!”這一點她定然不會弄錯的,小滿又補充了後續道:“聽聞昨晚皇後娘娘就下了懿旨了,今兒宮門才開,坤寧宮裡宣旨的奴才,就緊趕著出宮了。就趕著最早的時候呢!”
宮裡都傳遍了。皇後娘娘賢德,因二阿哥夭折之故,虛弱了那麼幾日,如今身子才又起色,心中尚有餘痛,就又關心起後宮嬪妃了。
皇後地位尊貴,以鳳體為重。她的身體,甚至能比皇嗣還要緊要。因而,皇後正值喪子之痛之際,委屈一個懷了皇子的庶妃,不當什麼。
就這事兒,無論是拿到前朝後宮,都隻是一個小事。
因而,忘了葉赫納喇庶妃未曾生產、也忘了接葉赫納喇庶妃的額涅進宮,還真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兒。
所以,其實,奴才們對主子們的容忍度、地位卑的對地位高的,容忍度也高很多。
沁柔笑了笑,自然也不吝嗇於跟著誇一句,“皇後賢明賢德。”
後宮裡的消息,沒有康熙或是皇後的許可,遠遠傳播不了這麼迅速。能在後宮廣而為之,定然是皇後或是康熙有意為之。
而皇後為什麼廣而告之?無非是這麼大張旗鼓地告訴後宮嬪妃,——這是皇後娘娘的恩賜。
既是恩賜,自然要心誠來領賞。也是為傳播皇後的賢明。
自長孫皇後為後,賢德萬分,到東漢班昭著《女誡》,再到明清,但凡母儀天下、作一國之母的皇後,無不賢名加身。
而賢惠的皇後,也才更能夠坐穩皇後之位,也才能不遭致廢後之地。
所以皇後想要求賢名,太正常了。是社會一步步畸形,所導致的必然成果。
這份苦痛,是女人加諸於女人的;更是男人(父權、帝王皇權)加諸於女人的。
沁柔心理有數。皇後晨日裡來這麼一遭,為的是什麼,她心裡有數。不過都是人,有的人,為著賢名,好歹願意實實在在做一些事兒。
總比有的人好,想要賢名,做事情也摳搜,不見大方。誇都得昧著良心誇。誇一句,自己都要被惡心得半死!
皇後是人,也有需求。再正常不過了,更何況皇後想要賢名,還願意為此付出代價,能堵得了天下人的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兒,誇起來,也能帶了幾分真心。
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延禧宮葉赫納喇庶妃,大約也真不介意,真心實意地誇上一句,皇後賢明端莊大方。
“正是如此呢!”小滿回道:“闔宮都這樣說,皇後娘娘自個兒尚且心憂不適呢?這才撿起了宮務,就緊趕慢趕著,想起了葉赫納喇庶妃,下了懿旨,傳葉赫庶妃的額涅,進宮裡來。最遲明日,最早今日,咱們在宮裡,就能看到葉赫納喇福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