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庶妃不太高興,皇後就是看重董庶妃。也是董庶妃占了位置的便利,怨她自己不和碧喇庶妃住同一宮,不然和碧喇庶妃傳授經驗的事兒,就隻能落到她頭上了。
但張庶妃雖然人不太聰明,但最會欺軟怕硬。皇後定下的懿旨,她是沒有膽量、也不會去有勇氣反駁的。
董庶妃覺得晦氣,尤其看著張氏一臉撿了便宜的樣子。董庶妃就更晦氣、更覺得堵心。
因為多了這麼一樁差事,董庶妃的心情都不好了起來。不過她還是乖覺,知分寸,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出了坤寧宮的門。
董庶妃就與眾人道:“我原也想與眾位姐妹一道慢慢走,隻是皇後娘娘遣了差事給我,我必然要儘心為皇後娘娘分憂,就不與姐妹們一道了,這便先回去。”
董庶妃話說得客客氣氣。但也是她的選擇,差事必然是推不掉了,那麼董庶妃就會儘心去做,至少也得做得漂漂亮亮的。不叫眾人有閒言碎語之時!
但董庶妃也不是隻知出力、不知揚功的傻子,她又沒有腦子生鏽!怎麼會白做功,就算幫助了一毫一厘,她都想算計回來。
既然避免不了,董庶妃自然要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董庶妃就是活得這樣地通透。
其餘的庶妃們,自然是不好攔下董庶妃的,拿著雞毛當令箭也好,自作清高看不起人也好,皇後確確實實給董庶妃指派了事兒。
她們倒也不是不能鬨,但真的鬨大了,也隻會是兩敗俱傷的下場。兩敗俱傷的雙方特知:她們,以及董庶妃。
況且,萬一不慎,落得個犯上不敬、不敬皇後的下場,就好不了。都是有幾分聰明在的,也沒誰想要跟自己過不去。
因而俱是‘不妨事’‘正事緊要’‘庶妃去忙’之類的話。
張庶妃瞧著董庶妃要遠走,也趕緊跟上去。皇後可也應了她的請求,令她和董庶妃一道去陪一陪碧喇庶妃,傳授一些孕期經驗呢?
她可不想叫皇後覺著,她特意求回來的差事,卻一點都不上心。董庶妃這樣上心,她自然要更上心才行。
因而也趕緊道:“董妹妹,也等我一道。”張庶妃回了頭來,趕緊笑著與眾人道:“我這也忙著,就不與妹妹們聊了。”
眾人自然隻是說:不妨事,張庶妃忙。
就算是有什麼話,她們也深知憋在心裡重要。
李庶妃彆過了眼,免得流露出臉上淡淡地嫌棄。
董庶妃走了,也沒影響了所有人,她們倒也不急著回宮。白日裡那麼多時間,回去了也要設法消磨,不如路上磨蹭一些,說一說話,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