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實除了淩江國,你沒有更好的退路。
這已經是你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打算了,還能有什麼兩全的法子?”
她盯著蕭雲州看,實話實說:“但是我真的沒有做皇後的打算,我乾不了那個活兒。
雖然我這人也挺懶的,待在西疆王府這半年多我也不怎麼出去。
但我不可能讓自己一輩子住在皇宮裡,更不可能麵對朝事。
而且說實話,如果去淩江國,那跟接手南盛有什麼區彆?”
“還是有區彆的。”蕭雲州說,“淩江國跟南盛不一樣。”
“哪不一樣?”
他坐下來,細細與她說起淩江國的事情。
“那是一個很隨性的國家,甚至有些散漫。除了皇族稍微有點野心之外,百姓的心思全都用在了吃飽穿暖,還有享受生活上。
他們可以為了想吃一條魚,坐在河邊守上兩天兩夜。
也可以為了吃上銀沙城的羊肉,想儘一切辦法混入進來,吃夠了再回去。
就算是皇族有野心,可是西關打了幾十年的仗,差不多也把那點野心給打散了。
再加上大年的時候,他們受人鼓動,舉全國兵力進攻西關。
被反攻之後,如今的淩江國,皇族王權岌岌可危。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南盛,那彆說賀家這種存在,怕是民間組織也會立即起義造反。
但是在淩江國沒有,甚至淩江國百姓還覺得皇族被打到沒脾氣也沒本事了,這樣挺好。
誰讓他們吃飽了撐的去進攻南盛的,還連累了那麼多百姓,這種皇族他們最好半死不活的存在著就行了,讓淩江國名義上有個皇帝就可以了。
在淩江國,沒有百姓願意打仗,沒有誰真正想要開疆拓土。
他們覺得淩江國的地方夠大了,足夠百姓好好生活。
與其讓親人們去參軍打仗,不如讓親人們去出海打漁,那樣更有意思一些。
正好那次舉全國兵力的大戰,把國內的好戰分子幾乎都消滅掉了,所有人都覺得很高興。
所以這麼多年西關動亂,完全是淩江皇族在瞎折騰。
特彆是上一任皇帝在世時,所有人都不喜歡打仗,隻有他喜歡打。
最後打到老將軍戰死,被譽為淩江國最最輝煌的戰績。
就在今日,大營那邊還接到了淩江國送來的求和信。
信沒有送到朝廷,而是送到了西關。
並且信使一再囑咐,一定要讓西關派人送到京城,親自交到我的手裡。”
他說著話起了身,去桌上將回來時帶的那封信取了來。
“本想吃完了飯給你看的,不成想吃著吃著鬨了這麼一出。”
他將信遞給慕長離,“看看吧!”
慕長離接過信,帶著好奇看了一會兒……更好奇了。
“淩江國這個新皇帝,他腦子沒問題吧?”
信裡居然求著蕭雲州把淩江國給收了,理由居然是他根本不會做皇帝。
但是他沒辦法不做,因為先帝就他這麼一個兒子,而且這一代也不怎麼的,男丁少的可憐,就連子侄中都沒有男丁可以過繼的。
皇位他如果不要,那皇族就隻能原地解散了。
他是沒辦法才接的皇位,但是乾了幾個月之後發現自己根本乾不好,他甚至連朝臣們在說什麼都聽不明白。
畢竟做皇子的那些年沒怎麼好好學習,光鬥蛐蛐了。
再加上先帝有權勢的癮,到死都把持著朝政不放。
還愛打仗,打得還挺好,至少在過去那些年裡,給南盛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但是給淩江國也造成困擾了,因為那仗打得滿朝文武都煩透了,甚至想著為什麼沒有人能推翻他,真想換個新君。
但淩江人就是懶到了這種程度,連換新君都沒有人願意挑這個頭。
他們覺得推翻一個王朝太麻煩了,還不如等這個皇帝老死之後,讓他這個廢物兒子上位。
反正看樣子也差不多快活到頭兒了,他這個兒子啥也不會,更不好戰。
這完全就符合了朝臣及百姓心裡的最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