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失蹤的兒子—陶家(1 / 2)

蕭雲州與慕長離對視了一眼,皆明白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跟著賀大將軍走的,那這裡麵可能就要有故事了。

慕長離問那官差:“你跟那位婦人很熟嗎?”

官差答:“算是熟吧!因為她總在街上找兒子,總能遇上。

這一連好多年了,遇著的次數多了,聽說了她的事,我心裡總覺得不太好受。

軍人上陣殺敵保家衛國,軍人的家屬最後卻落得這般下場,想想就叫人悲傷。

我帶她去過驛館,去問那些往京城送戰報的驛官。

我把她兒子的姓名、生辰都寫了下來,請求驛官幫忙打聽打聽。

一來二去的,那些驛官都認識她了,可惜,卻依然沒有她兒子的消息。

驛官說,東關軍中查無此人,但陣亡的名單裡肯定也沒有。

他們甚至還問過那婦人,是否確定她兒子真的跟著賀大將軍去了東關,是否真從軍了。

婦人那次很生氣,發了一陣瘋,然後落寞地回了家。

從那以後她就再也不去驛館了。

我知道她為何生氣,因為兒子從軍是光榮的事,但卻被人質疑是不是真的從軍。

她覺得這是對她和她兒子的侮辱。

但是能怨誰呢?驛官也是幫忙做番猜測,畢竟人是真的找不到了。

王妃,您剛剛也看到那婦人了,她彎腰駝背,皮膚泛黃,臉上的皺紋一道一道的,很深。

腿腳也不利索,走遠了腿疼,走得再遠些就全身都疼。

但其實她並不老,我在衙門查過她的戶籍,她今年才四十五歲。

她兒子是十五歲那年從的軍,到今年正好十三年。

四十五六歲的人就老成七八十歲的樣子,可想而知這十三年她是怎麼過來的。

因為她一直堅持找兒子,精神狀態不怎麼好,後來她的丈夫就帶著小妾跑了。

好在房子留給了她,於是這些年她就一個人守著個小院子,怕兒子回來找不到家,一直沒有搬走。

可是丈夫走時也拿走了家裡所有的錢,她日常維持生計也隻能靠給人縫縫衣裳。”

官差說起那位婦人,總是會歎上幾聲。

最後又看向蕭雲州:“聽說朝廷要卸掉賀大將軍手中三十萬兵權,這件事情交給了殿下來辦。

能不能請殿下在辦這件事情時,幫著打聽打聽那位將士?”

蕭雲州點了點頭,“好,本王記下了。”

官差衝著他深施一禮,“多謝殿下。”

蕭雲州伸手去扶了一把,“不必謝本王,本王也是領兵的將軍,本王明白軍人家屬的苦。”

慕長離想了想,跟官差問了那婦人的名字和她兒子的名字,又問了住址。

官差說:“那婦人我們都叫她陶嬸,陶是她夫家的姓,她自己叫什麼沒人知道。

她的兒子名叫陶思宇,聽說還參加過童生試,雖然第一次失利了,但是先生很看好他,說再考一定能中。可惜,家裡不給他讀書,他無奈之下投筆從戎。

陶家就住在城北月牙巷,是個兩進的院子,在那一帶算是條件好的。

可惜現在也破敗了,陶嬸沒錢修宅子。”

官差走後,慕長離二人繼續往前走。

陶家的事讓氣氛變得有些沉重,蕭雲州都沒心情通過見魂燭去看街上的鬼魂了。

他將燈籠滅了,燭芯掐斷,隨手擱到一邊。

慕長離能理解他的感受,每一個有良心的將軍,都會無比珍視自己麾下的兵。

就像瓊華的死也讓蕭雲州非常難過,就是這個原因。

雖然那陶思宇去的是東關,但這種事情,誰聽了心裡都不會好受的。

慕長離也有幾分感慨,於是扯了扯他的袖子,問道:“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你會不會也一直尋找我?”

蕭雲州看了她一眼,扯下她拽在他袖子上的小爪子,直接握到手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