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德需力為支,有力方有德(2 / 2)

結果又因為一眾大臣的反對,而不得不將孟嘗君罷免。

但是在罷免之後,秦昭襄王嬴稷也不放人離開,反而將孟嘗君繼續軟禁不放。

最後孟嘗君還是經過一眾門客“雞鳴狗盜”,以及賄賂秦王寵妃的幫助,方才得以順利離開秦國。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將彆國的國君騙過來,然後扣押至死;又或者是用反間計,離間彆國的君臣之類的事情。

總之,各種各樣的騷操作,在秦國身可謂是層出不窮。

然而這些行為,秦國能夠稱得是有“德”嗎?

如果說秦國這些行為都算是有“德”的話,那麼恐怕天下的道德之士都要掩麵而羞了。

如果說秦“無德”的話,那麼為何其他有“德”的諸侯國,卻又在秦國麵前節節敗退,而秦國一統天下之誌則越發勢不可擋?

對此,天幕的扶蘇給出了答案。

【最後,小扶蘇總結道:“德需力為支,有力方有德。”】

【“無力之德,雖可使同德之人認可,卻難以讓無德之人遵從。”】

【“而有力之德,不僅可使同德之人認可,更能讓無德之人也為之遵從。”】

【“同樣的道理,天子以兵強馬壯為支撐,那麼不管是天下有德或無德之諸侯,皆需要臣服並遵從在兵強馬壯的天子之德下!”】

【“而無兵強馬壯之天子,縱然心有天子之德,亦猶如傀儡,無法服天下!”】

【“所以,如果有朝一日,秦國能夠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父王能夠成為天子,那麼也絕不是因所謂的‘德’而成!”】

【“而是因為我大秦兵強馬壯,壓服天下而成!”】

【“是因為我秦之銳士,以手中秦劍滌蕩天下而成!”】

【“是因為我秦國曆代先君,無數文臣武將,以及老秦人舍生忘死,前赴後繼掃清寰宇而成!”】

【“不光父王如此,亦不光大秦如此,往後千秋萬代,千朝萬世,凡能成天子、統天下者,亦必將如此!”】

【“最多後世者,可能會在‘力’這麵,披一層‘德’的外衣,但是究其根本不會變。”】

【秦王嬴政從小扶蘇開始總結的時候,臉的笑意便越來越甚。】

【等到小扶蘇說完最後一句話,秦王嬴政便是徹底忍不住大笑起來:“哈哈哈,吾兒扶蘇,可為太子矣!”】

【“有力方有德”這個道理,他自己都是在繼位秦王之後,曆經數年時間,才漸漸明悟的。】

【而

現在他的長子扶蘇,不僅在五歲這個年齡便無比深刻地意識到這個道理,甚至還更進一步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