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閒垂釣(1 / 2)

不然呢?哪個人工能這樣瞬息之間改天換地?

馬書記來來回回的踱步,直等到水位平穩,確認沒再繼續上漲,才算稍稍放心。

“小秋,兩邊都毀了點兒莊稼地,咱還填平不?”

冷燕秋早有主意:“馬叔你看,一大一小一方一圓正好開成兩個池塘,我計劃修整一下,撒些魚苗,不耽誤給田裡澆水,還可以對外開放垂釣,村裡想做點兒小生意的可以出售魚餌辦個農家樂送個飯什麼的。”

這個主意挺好,馬書記再向前看向後瞧越發歡喜了:“狀元的腦袋瓜就是機靈,老天爺炸這倆坑炸得正合適,外麵來釣魚的人直接走河邊公路就行,停車的位置也寬敞,咱村裡上了年紀的人也不用多走路,溜達著出村就到魚塘了。”

有村民擔心:“書記,撒魚苗倒是簡單,可誰能保證真就有人來釣魚?臨河長著呢,人家隨便蹲哪兒不能釣魚?”

“不來就不來唄!等魚養大了不一樣往外賣?叫我說連魚苗也不用花錢買,開了臨河的閘,兩邊水一通,不是現成的野生魚?”

馬書記越說越興奮:“丁大老板冷小老板,咱就這麼定了!我去叫人開閘!”

都不願意多等幾天好好修整,先把魚放進來適應適應環境。

還真有幾戶村民也心動了,自家閒著也是閒著,等看到有車有人過來釣魚的時候,就準備些吃的喝的來賣賣試試唄,不費本錢,賣不掉自家還能接著用。

“桂花,不,丁大老板,小老板,我們家人隨時聽你們招呼哈,需要做什麼活計了,保證隨喊隨到!”

“我們也是!隨叫隨到!”

笑聲一片,氣氛和諧。

還有幾個經常蹲臨河邊釣魚的老頭態度更積極,湊上前出主意,講述自己多年垂釣的經驗和教訓,最好怎麼怎麼修整魚塘邊沿兒,可以從哪些方麵滿足資深釣民的各項需求。

母女兩個聽得認真,帶著一幫子人沿著一方一圓兩個準魚塘轉,更完整的規劃在談笑間就做出來了。

馬書記不但喊人開了水閘,還喊了沒到場的村民拿家夥什來集合,具體怎麼修整塘岸他不用管,但總歸是要清理劈裂的水泥塊與欄杆的,提前收拾出來。

直接給踩平了欄杆外兩條小路。

“多少年沒見過全村齊動手一塊兒義務乾點什麼了。”馬書記拄著鐵鍬跟冷燕秋喟歎,“這樣多好啊!其實咱村人挺團結的。”

“是啊!”冷燕秋點頭,她也曾跟冷家人一樣討厭過這個村子,覺得單門獨戶受村民欺負,可現在她一次次感受到村民的熱心與善意,是為什麼?她懂。

你自己得先立起來,才能獲得彆人的尊重。

你越是強大,收獲的善意與熱心越多。

弱者越哭越弱,強者越拚越強。

“馬叔這幾天不忙的話,就幫忙盯盯工程吧,帶幾個人給修橋的師傅打打下手,我開工資的。”

就剛才那麼一番七嘴八舌的規劃,溝渠上會多出兩道拱橋,一道在一方一圓倆魚塘之間,一道在農莊裡小水塘與院牆外連接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