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木炭提純(2 / 2)

隨後眾夥計在李唐的指揮下,將混合好的不同組的原料,分彆放入大鐵盆內,再加入適量的清水,說道:“先浸泡一天時間,明天上午咱們再繼續。”

隨後李唐便命人將這些浸泡的原料放置好,自己則暫時在火藥工坊住了一晚。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上午,李唐帶著眾人繼續操作,命夥計將浸泡好的各組混合物取出來,都弄成合適大小的圓球,然後放到火藥工坊的炭窯內烘乾,

因為火藥工坊所需的木炭原本就都是自行製作的,所以工坊在修建的時候,就已經建好了幾個炭窯。

不過這個烘乾的過程也需要時間,大概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李唐自然不能一直等在這裡,於是便交待高師曲在這邊盯著,並且囑咐要定時翻動混合物的圓球,以保證烘乾均勻。

並且記好各組的編號,以免弄混,不知道各組的混合比例是多少。

隨後李唐便暫時返回縣衙,利用這三、四天的時間,拉上縣丞左益朗巡視各鄉,督促各鄉百姓展開春耕。

如今昌化縣的水利設施可以說是整個瓊州府最完備的,全縣百姓也基本上都分到了耕地,耕牛的普及率也是全瓊州府的翹楚,所以今年的春耕進展格外順利,各鄉百姓的積極性也非常高漲。

一番巡視下來,李唐心中很高興,雖然今年如春尚未降雨,但是有了這麼多水利設施的“保駕護航”,李唐估計今年即便不是豐收之年,也絕不會大麵積歉收。

隨行的左益朗也是這麼認為,一路上都是笑嗬嗬的,據左益朗自己說,昌化縣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如此好的開頭,以往的春耕都見不到大片的耕種人群,全縣百姓之中,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都在各處乞討,或者是依附於士紳過活。

“都是太爺的功勞啊,如今的昌化縣一片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縣衙財力豐厚,下官每每想起來,都感到像是做夢一般。”

李唐則是一笑而過,畢竟對於自己來說,如今的昌化縣距離欣欣向榮四個字,還差得太遠了,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轉眼到了第三天,李唐再次前往火藥工坊,典史馬川帶著一隊衙役隨行。

到了火藥工坊內,主事高師曲趕來迎接稟報,此時各組混合物的圓球已經基本烘乾,李唐檢查一番確定沒問題,便命人將這些烘乾的圓球放入窯爐之中,準備燒製。

“點火!”

剩下的事情,高師曲和工坊的夥計就很熟悉了,眾人將燒炭的窯爐密封好,然後點火加熱,基本上要加熱到大約五百到八百度,具體的要看燒製原料的情況而定。

隨後高師曲說道:“太爺請看,這窯爐開始燒製後,一般要燒製三到四個時辰,便可以將裡麵的圓球全部碳化。”

“期間窯爐的火力不能太猛,否則會將那些圓球全部燒毀。當然也不能太弱,否則就無法燒透。”

李唐點了點頭,這個過程李唐是大致清楚的,等到燒製完成後,那些圓球就都是木炭了,不過還需要放置自然降溫一天左右,讓木炭中芯部位完全冷卻,最後得到的就是無煙碳了。

剩下的流程就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了,李唐也不準備繼續等下去,於是便叫上高師曲回到值房,隻留下夥計繼續看守窯爐。

“用本縣的辦法燒製的木炭,燃燒起來不會產生濃煙,所以用來製作火藥會非常好用。”

李唐囑咐道:“不過這種木炭的製作流程會多一些,成本也會高一些,特彆是原料需要花些功夫。等這些木炭燒製好了之後,你要將各組木炭一一點燃試驗一下,看哪一組的燃燒效果好,產生的煙霧小、最好是沒有煙霧產生,就能確定混合物的最終比例了。”

“是。”

“再有就是火藥工坊製取木炭的工藝要梳理一下,以確保達到最大的產出。”

高師曲一一記下:“太爺還有什麼吩咐?”

李唐說道:“等木炭全部搞定後,本縣便教給你火藥的製取工藝。”

“額?”

高師曲愣愣的說道:“可是小人等都知道怎麼配置火藥啊?”

“本縣教給你的,是威力更大的火藥!”

高師曲頓時激動起來:“有、有多大?”

李唐則肯定的說道:“嗯,你想的沒錯,很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