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射結束後,火銃工坊和火炮工坊便開始批量生產,同時冶煉工坊也開始忙活起來,為火銃工坊、火炮工坊持續提供優質精鐵。
如今李唐手中還沒有鐵礦和煤礦,需要的鐵礦石以及煤炭還需要大批采購,所以在短時間內,打造兵備的成本會很高。
李唐的中期計劃,便是在實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辦法占據此時還未開采的石碌鐵礦,並且開采一處煤礦。
此時冶煉工坊使用的煤炭還要單獨進行硫化工序,去除掉煤炭中的硫元素,做成焦炭,李唐準備在開采煤礦後,還要單獨建立一處焦炭工坊,以提高生產效率,讓生產出來的精鐵質量更好。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此時李唐最為急迫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各處工坊的擴建事宜,一件就是尋找硫磺礦。
各處工坊的擴建自有左益朗盯著,目前整體進展順利,下個月肯定可以順利竣工,並且開始陸續生產、交貨。
不過尋找硫磺礦這件事卻有些麻煩,工房司吏馬登州帶著一隊工匠和礦頭已經尋找一段時間了,就連過年都是在五指山裡麵轉悠著,但是依然沒有傳來好消息,讓李唐有些鬱悶。
不解決硫磺的來源問題,火藥工坊就無法大規模生產火藥,也就無法大規模的生產定裝彈和定裝炮彈。用采購的辦法獲取硫磺不但價格昂貴,買到的數量不但少而且也不穩定,最重要的是太引人注意了,極易引起瓊州府和海南衛的注意。
在現階段,李唐明白自己的勢力雖然發展迅速,但是依然沒有抗衡大明朝廷的實力,所以決不能過早的引起朝廷各級的注意。在擁有絕對實力之前,至少在擁有自保的實力之前,李唐必須低調行事,在必要的時候還要“裝孫子”才行。
而且後續李唐還計劃對火藥的配比進行調整,進行火藥顆粒化改良等等技術攀登,這些計劃目前也隻能因為找不到硫磺礦而延後了。
鐵冶所新址這邊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李唐準備離開前往五指山一帶,此時工房司吏馬登州還帶著人在山裡尋找硫磺礦,李唐也想去碰一碰運氣。
可就在李唐準備動身的時候,主簿柳子銘急匆匆的趕到鐵冶所新址,給李唐帶來一個消息:“太爺,之前大佛朗機商人的那個牙人來了,還帶來一個日本商人。”
李唐微微皺眉,雖然大明在多年前與日本國在朝鮮血戰了一場,兩國在不久之前還是敵國,這就是後世著名的“龍戰三千裡”,大明抗倭援朝之戰。
但是在這場戰爭中,日本豐臣秀吉調集的三十多萬,所謂的日本戰國精銳全部戰敗,被李如鬆率領的數萬明軍精銳按在地上一頓摩擦,數十萬日軍宛如被壯漢反複“寵幸”的少女,幾乎沒有招架之力,被明軍從北向南一路平推,從此以後便老實了許多,對大明也越發的恭順了起來。
正因為如此,此時大明上下對待日本國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反感或者是敵意,畢竟誰也不會對一個手下敗將念念不忘,而且這個手下敗將還差點被自己給乾死。
可是李唐就不一樣了,後世發生的種種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足以讓李唐對日本這兩個字保持憤怒,哪怕是萬曆四十一年同時期的日本。
對於李唐來說,最好的日本人就是被乾死的日本人,沒有之一!
於是李唐臉色一沉,說道:“他帶一個日本商人乾什麼?”
“說是想跟太爺談生意。”
柳子銘不明白李唐為何突然變臉,不過還是一五一十的說道:“那個叫嚴訓楚的牙人不但幫大佛朗機人拉關係、談生意,也跟日本國的商人有往來,這次應該是聽到了風聲,知道咱們昌化縣這裡有搶手的貨物,所以那個日本商人便找到嚴訓楚,想搭線過來進貨做生意。”
李唐思索了一下,日本本來就多火山,日本各地多硫磺礦,雖然自己對日本人非常痛恨,但是如果條件可以,暫時可以與其建立一條貿易聯係,在價錢合適的條件下,從日本大規模進口硫磺。
“反正將來我不死的話,日本肯定是要打的,現在就用日本的硫磺造火藥,將來用來打日本!”
於是李唐說道:“走,回縣衙。”
李唐帶著柳子銘、馬川回到縣衙的時候,已經是深夜時分了。
此時嚴訓楚和那個日本商人被安頓在城內一處客棧,李唐回到東花廳休息的時候,心中還在想著日本商人的事情,擔心委托日本商人進口硫磺,會被其故意太高價格,畢竟對於日本人的民族劣根性,李唐心中是非常清楚的:知小節而無大義,慕強權而淩弱小,對於這樣的人,心中必須要時刻警惕才行。
李唐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一個辦法:“從日本渡海進口硫磺,價錢肯定不會太低,這一筆花費太大了。不如以物易物,用二鍋頭酒或者是玻璃杯換硫磺!”
對於李唐來說,其實不管是二鍋頭酒還是玻璃杯,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其實都非常低,幾乎可以用一本萬利來形容也不為過。畢竟二鍋頭酒的原料是不值錢的高粱,而玻璃杯的主要原料,就是海邊或者山裡隨處可見的石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