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說服(2 / 2)

“哈哈!”

岑鬆坡當即大笑起來,不再追問,隨即收拾了一個破包袱,跟著李唐等人一起返回昌化縣城。

次日一早,李唐帶著岑鬆坡來到城內的縣學,縣學訓導和二十幾名生員在門口迎接。

“嗬嗬,小人等拜見太爺!”

李唐看了看眾人,昌化縣的縣學有二十多個生員,不過這些所謂的生員並不是通過科舉獲得秀才身份之人,而是各處士紳的子弟,都是走了之前教諭的關係進入縣學的。

“這位是新任教諭岑鬆坡先生,從今日起,諸位便要聽從岑教諭的指揮。”

縣學訓導名叫何鬆明,也是一個四十上下的儒生,與上任的教諭也不是很對付,並不喜歡這些花錢進入縣學的所謂生員。

可是何鬆明對於岑鬆坡也不是很感冒,認為此人就是一個狂生。

於是何鬆明抱拳自報了家門,然後說道:“太爺,縣學雖然不是國子監那種國學聖地,但也是國朝教化百姓的基礎之地,所以小人以為教諭的任命一定要慎之又慎!”

李唐微微皺眉,看向岑鬆坡,壓服屬下的事情自己這個知縣不好出麵,如果岑鬆坡連這種局麵都擺不平,那也就白費了自己一番心意了。

隻見岑鬆坡說道:“何訓導所言甚是,隻是不知昌化縣縣學現在是什麼情況?諸位生員可有真才實學?訓導又做了什麼教化之舉!”

何鬆明啞然,自己的確沒乾過什麼,這些生員也都是濫竽充數,多少年了,昌化縣的生員參加科舉,就沒有一個考出名堂的。

看著何鬆明的樣子,岑鬆坡說道:“我雖不才,但是受李知縣重托,也決意要整頓縣學上下!何訓導說得好,縣學是國朝教化的基礎之地,我決不允許有藏汙納垢之舉,如果何訓導有意,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看著岑鬆坡慷慨的樣子,何鬆明抱拳說道:“是小人孟浪了,今後小人定與岑教諭共同努力!”

岑鬆坡大笑著,拉著何鬆明就往縣學裡麵走,二十多個生員見狀都小聲嘀咕了起來,不少人看向岑鬆坡的表情都是充滿了玩味,顯然沒將岑鬆坡當回事。

李唐也進入縣學,眾人簇擁著李唐來到正房內,這間房屋很大,是生員日常集中上課的地方。

李唐先讓眾生員散去,然後屋內隻留下岑鬆坡和何鬆明。

“二位先生既然願意精誠合作,那本縣就給你們提一個要求。”

“請李知縣(太爺)吩咐。”

李唐說道:“縣學乃是昌化縣全體百姓的縣學,不是士紳大戶獨有的!所以二位要對現有的生員進行梳理,凡是在縣學混日子的,一概清除出去。”

“另外,縣學要對全縣六到十二歲的孩童進行招收,具體的花費由縣衙承擔。”

何鬆明說道:“太爺,各鄉都有私塾,不少城外的孩童都是在私塾念書的,都集中到縣學來,是不是有這個必要?”

李唐說道:“何訓導應該四處看一看,不要總待在縣學做學問。”

何鬆明急忙抱拳稱是。

“昌化縣已經接連幾年收成不好,各鄉的私塾也已經所剩無幾。更何況民間百姓多困苦,根本沒有能力讓孩子去讀書,就算有私塾也不會去念。”

“本縣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昌化縣的孩童絕大多數都無書可讀!所以本縣才要將全縣孩童集中到縣學來。”

何鬆明聞言當即長拜:“太爺重視教化,小人佩服。”

岑鬆坡則問道:“敢問李知縣,如此,縣學教授的內容怎麼定?”

李唐自然知道岑鬆坡想要“夾帶私貨”,畢竟對於這樣一個“離經叛道”的儒生,想要讓他老老實實的教授四書五經是不可能的。當然,這也是李唐將岑鬆坡請回來的原因。

“縣學的教授內容暫時先按照三百千執行,先要讓所有的孩童認字、明理,隨後本縣會對縣學進行改革,教授的內容也是改革之一,到時候二位等候本縣命令即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