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在鐵冶所試造珍妮紡紗機成功後,便命羅丙辰將這台試造機存好,自己趕回到縣衙,命縣丞左益朗負責紡紗工坊的建造事宜。
“這處紡紗工坊就設在東門村吧,那邊的空房應該還有一些,與紡織工坊一樣,在現有房屋的基礎上修建圍牆,將多處院子整合成一處工坊。”
左益朗得知李唐又要籌建一處工坊,心中暗暗吃驚,不過這位縣太爺行事與眾不同,自己也隻能聽令而為:“是,下官今日就去招募泥瓦匠和木匠,並且同步招募紡紗女工。隻是這紡紗工坊要籌建多大規模,招募多少人手?”
李唐思索了一下,目前紡織工坊有一百台飛梭織布機,每月的產量在兩萬匹左右。按照這個產量和規模,紡紗工坊至少也要打造一百五十台紡紗機。
於是李唐說道:“人手要招募一百五十名女工,至於工坊的規模,比照紡織工坊的規模,再大一半左右吧。”
“是。”
這邊左益朗忙著紡紗工坊的籌建事宜,李唐又派人給鐵冶所大使羅丙辰送去命令,讓其抓緊時間打造一百五十台新式紡紗機,而時間也隻給了一個月而已。
期間鐵冶所少不了又要全員上陣,兵備的打造也暫時停了下來,讓李唐很是無奈,昌化縣的鐵匠等工匠人才太少了,人手根本不夠用,等到這段時間忙完了,必須要想辦法從外麵招攬人才了。
很快位於東門村的紡紗工坊建成,囊括了十幾處院落,在四周新建了高大的圍牆。
新式紡紗機也是要保密的,所以跟飛梭織布機一樣,李唐讓羅丙辰在紡紗機的關鍵部位都用木板遮住,不讓紡紗工看到紗機的秘密。
等到紡紗女工招募完畢之後,也要在紡紗工坊推行與紡織工坊、肥皂工坊一樣的保密規定。
至於紡紗女工的待遇,也是與紡織工坊一樣,每人每月一兩五錢的工錢,夥食標準也是一樣的。
八月初三傍晚,馬寡婦,也就是馬春燕下工回家,從北門進城後,便注意到張貼在城門附近的告示,此時正有識字的衙役在向過往行人宣讀著。
“嗯?紡紗工坊招女工!”
馬春燕因為自己的技術好,此時已經是紡織工坊的一個小工頭,工錢也從一兩五錢漲到了一兩八錢,這麼快的漲工錢,讓馬春燕非常高興,日子過得也更加有滋有味。
此時看到告示,馬春燕便想到了自己的鄰居姐妹,於是急忙往回走,來到鄰居家門口敲起了門。
“誰呀?”
“是我,快開門。”
很快,一個與馬春燕年紀相仿的女子打開門,問道:“馬姐什麼事如此著急?”
這個女子名叫翟靜,也是一個苦命人,父母早年去世,便一個人孤苦討生活,隻靠著家裡的一台破舊紡紗機,平日裡紡紗賣錢生活。
“剛才我看到縣衙的告示,縣太爺又開了一處紡紗工坊,正在招募女工呢,待遇和紡織工坊一樣,一個月一兩五錢銀子,你還不快去應征!”
“什麼?”
翟靜性格內向,平日裡隻是在家裡紡紗,除了與馬春燕來往,就很少出去了,自然不知道招工的事情。
“姐姐說的可是真的?”
馬春燕直接拉上翟靜,隨手鎖上房門就走:“你說你,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有什麼好事都輪不到你頭上。快跟我去東門村報名,告示上說了,縣太爺隻招募一百五十人,去晚了就沒機會了!”
“可是能招募上嗎?”
“不試試怎麼知道?”
馬春燕邊走邊說:“你日日在家裡紡紗,手藝自然是沒的說,我看一定能招募上,到時候一個月一兩五錢銀子,你就不用如此辛勞受窮了,說不準過兩年就能給自己攢些嫁妝!”
翟靜頓時臉紅起來,低著頭快步跟著,嘴角卻微微上翹。
二人很快就趕到了東門村的紡紗工坊,此時大門外已經有人在排隊了,馬春燕急忙拉著翟靜排到隊伍中,不多時就走到登記處。
“姓名。”
“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