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鐵冶所(1 / 2)

清晨時分,兵房司吏武從進便急匆匆的來到三堂,此時李唐正翻看著從架閣庫調來的武庫存檔。

“武司吏,本縣查看了近三年的武庫卷宗,發現我昌化縣庫存的兵備數額充足,有長槍三百五十二杆、腰刀一百二十七把、弓五十張、箭矢七百六十支、盾牌六十麵,另外竟然還有鳥銃三把、碗口銃十二把、虎尊炮兩門,城頭上還有二將軍炮三門、三將軍炮八門。”

李唐說完便放下了手中的卷宗,然後盯著武從進冷聲說道:“可是本縣在城頭上並沒有看到什麼將軍炮,城頭上乾淨得很!武庫本縣也派人去清點過,除了七十多杆槍頭生鏽的長槍外,隻有二十多把殘破的腰刀、十幾張勉強能用的弓,其他的一概沒有!”

“你這個兵房司吏是怎麼當的,卷宗上麵的兵備去哪裡了?被你倒賣出去了不成!”

武從進嚇得急忙跪下,說道:“太爺息怒,架閣庫內的卷宗與實物不符,向來是不宣之事,當今各府各縣都是如此。”

“卷宗裡麵的兵備數量,還是成化元年時候的記錄,到如今已經一百五十多年了,武庫和城牆上的兵備或是調撥、或是損耗,早就不知所蹤了。這些年雖然也曾補充一部分,但是遠不及損耗的多,小人也是無能為力啊!”

李唐麵若寒霜,這段時間自己忙著賑濟災民、賺錢開工坊,沒顧得上清點武備,想不到自己手中的昌化縣幾乎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幾乎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裝備,這如何得了!

“你先起來吧。”

“謝太爺!”

李唐語氣稍緩一些,說道:“本縣準備整頓昌化縣兵備,你要在三天之內,將昌化縣能招募到的所有鐵匠、木匠等手藝人,全部送到城內鐵冶所去,不得延誤!”

武從進說道:“啟稟太爺,鐵冶所情況屬下知道,現在隻剩下一個大使帶著幾個工匠而已,城中的鐵匠等手藝人也是跑的跑、散的散,估計三天時間招募不到多少人手的。”

“這不需要你操心,抓緊時間去找人吧!”

“是。”

武從進以及慌張的退出去,片刻之後鐵冶所大使便來到三堂。

按照大明慣例,一般會在擁有冶鐵礦場的縣設置鐵冶所,但是昌化縣並沒有鐵礦,隻是因為昌化港的原因,會有一些鐵料從彆處海運過來,所以在城內也設立了一處鐵冶所。

隻不過如今的昌化縣鐵冶所已經破敗,李唐雖然沒有時間過去巡視一番,但也從旁人的言語中知曉一二了。

“小人鐵冶所大使羅丙辰,拜見太爺。”

羅丙辰有四十多歲,黑紅色的臉頰,身材很壯碩,一雙胳膊更是粗壯。

“本縣今日將你找來,是要詢問一下鐵冶所的情況。你先起來回話。”

“謝太爺。”

“鐵冶所現在有多少人手,如果全麵開工的話,一個月可以打造多少熟鐵?”

羅丙辰恭敬的說道:“啟稟太爺,現在鐵冶所隻有小人和三個學徒,而且已經有兩、三年沒有什麼活了。平日裡,小人們隻是給百姓打一些菜刀、鐵環等小物件,換一些吃食,已經快活不下去了。幸好太爺來了,給小人補發了這兩年的工食銀,才讓小人和學徒們沒被餓死,小人謝過太爺了!”

說罷,羅丙辰又跪下磕頭。

不過此時李唐卻眉頭緊鎖,昌化縣並沒有設置兵仗所,沒有專門打造兵備的地方,衙役和弓兵所需的裝備都是由海南衛供應的。

隻是李唐估計如今的海南衛也是自顧不暇,自然沒有能力給各縣供應兵備了。

“萬事還是要靠自己!”

李唐心中暗道,隨即說道:“本縣已經命人去招募人手了,要重新擴充鐵冶所。”

“你身為鐵冶所大使,要將鐵冶所承擔起來,在兩個月之內重新開始生產,有什麼問題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