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秘辛(2 / 2)

這個問題我聽到很多次了,所以脫口而出道:

“那當然是人心了,人心是最不可測的。”

秦老頭接過話茬道:

“是啊,人心不可測,更何況是一代帝王呢,所以劉伯溫在斬去天下龍脈的同時就已經察覺到朱元璋對他起了殺心。”

“這倒不讓人意外,如果我是皇帝,肯定不能留這麼個人,萬一他把屠龍之術用到我頭上那可不是鬨著玩的。”

我順嘴說道,而這也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

“所以啊,劉伯溫甚至天命不可違抗,就算是千古一帝始皇帝不也是二世而亡?因此他在察覺到朱元璋對自己動了殺心之後,就借助一塊燒餅推演了明朝的氣運,甚至還往後推延數百年,因此那些斬去的龍脈根本就順應不了天意,而那條東北的赤龍脈卻被劉伯溫小心給藏了起來。”

秦老頭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幾分驕傲,想必是為第九局的前身欽天監裡能出劉伯溫這樣天資縱橫的前輩很是驕傲。

“那劉伯溫為什麼還會死呢?”

這個問題我問出口自己都覺得不太妥當,因為劉伯溫再怎麼神也不過是一介凡人。

是人,就都會死的。

沒想到秦老頭卻是一本正經道:

“你懂什麼,劉伯溫人家那是以身入局,他若不死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鎮河龍棺又怎麼可能輾轉消失在大明的當權者眼皮子底下?”

“啊?鎮河龍棺沒有回到朱元璋手裡?”

我不由地有些愕然問道,以朱元璋的脾氣,如果**鎮河龍棺的存在還好,但如果他知道。

這樣能夠威脅他朱家江山社稷的東西怎麼可能放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呢?

“沒錯,這也正是劉伯溫對術法和人性拿捏的恰到好處的地方,他知道朱元璋不可能放過他,但是同樣朱元璋也不會舍得殺死他,除非當世還能出第二個劉伯溫,於是就借著整倒藍玉李善長這夥淮西勳貴的機會敖乾了劉伯溫的心血,而鎮河龍棺卻是在劉伯溫死後跟著消失。”

秦老頭侃侃而談:

“隻是朱元璋怎麼也不會想到鎮河龍棺在幾百年的輾轉之下竟然到了皇太極的手裡,而後者也借助著赤龍脈起勢發家,以鎮河龍棺作為先行斬去大明龍脈氣運,要不然以他區區幾千人怎麼可能打進山海關?”

我聽的幾乎張大了嘴巴,這也太讓人震驚了。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