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瀛海逐鹿 0306一息尚存(2 / 2)

寂靜武裝 玄不可道 7942 字 2024-04-06

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個問題非常致命!

即便訶子強行將他拉入這個世界的時候,他都隻覺得遺憾,並未產生致命威脅感,總覺得自己終究可以應對。

而此刻,威靈卻有絕望感覺升起。

訶子對源靈世界的掌控,不是他自己能理解的,訶子既然放心地將自己丟過來,再也不聞不問,其實就是有信心,自己永遠地被他放逐了。

小看訶子了!

靈魂依舊,身軀卻被放逐在源靈世界,無法改變任何局麵!

身有大自由,心存大恐怖。

這比死亡似乎還可怕。

死亡或許都還有所謂的前身來世,但現在這樣的狀態,如果沒有其他的變量打破這樣的局麵,威靈將麵臨永恒的事實上死亡,雖然他一息尚存。

……

無儘大洋中,鬆尾島。

在西玄聯邦的誌願者法師軍團到達東日邦國後,慕容氏收縮了陣線。

連原本鋪灑在草雉原的軍隊,都悉數調集回鬆尾島,進行了回防。

慕容世家與草雉城中禦門家族原本預定的發動時間,順勢後延。

他們派出了少量頗具實力的術士,暗中潛入了中禦門家族,協助他們在草雉城穩住形勢,引而不發。

一旦慕容氏開始求穩,將本身家族強大的力量,與武田家族以及原本鬆尾城、岡本城投靠的力量進行整合後,全力防禦鬆尾島和原本的老巢壺粱島,東日邦國是根本無法撼動的。

其實,在東日邦國這邊,西玄聯邦募集組建的誌願者法師軍團,抵達的時候,就已經損失了兩艘載具和近百位法師。

以母星現在的不斷變異環境和逐漸惡劣的大洋氣候,西玄聯邦兩千多法師,近百艘載具的規模,繞道跨越大半個母星,克服續航和補給方麵的種種障礙,能以不到百分之三的損毀率抵達,也算是不錯的結果。

畢竟他們是以誌願者身份組建的法師軍團,必須使用一些民用級彆的載具進行人員和裝備運輸。

要是全部使用聯邦“蝠鱝”、“鮟鱇”級彆的官方製式載具,那無疑是在打帝國的臉麵,會觸怒帝國方麵的。

民用級彆的載具,與軍用製式載具,在續航長短和可靠性方麵,還是有差距的。

鹿本城的東日邦國核心高層,在麵對援軍到達後,慕容氏卻收縮戰線的局麵,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原本的計劃是,在慕容世家攻打草雉原的草雉城時,東日邦國的部隊與誌願者援軍協同參與防禦,以逸待勞,爭取擊退慕容氏的攻勢。

不僅僅逆轉現狀,獲取道義人心方麵的勝利,為後續的德高城防禦提供戰爭樣本,甚至對未來鹿本原、北熊原各大城市的防衛戰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既然慕容氏采取了固守策略,就容不得東日邦國的高層也如法炮製。

東日邦國的實力,未必能耗得過有帝國暗中支持的慕容氏,同時新增了那麼多的法師軍團需要供養,經費方麵必然捉襟見肘,不能無限期拖下去。

因此,鹿本城所在的邦國指揮決策層也就隻能嘗試著攻打鬆尾島了,如果能奪回一座城市,與慕容氏在鬆尾島進行長期的拉鋸戰,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最終東日邦國選擇了鬆尾島最東邊的岡本城進行突破。

東日邦國的這個選擇,算是在慕容氏一眾長老、武田家族與岡本城青源氏家族的預計之中,畢竟岡本城距離鹿本原最近。

接下來進行的岡本城戰役,進行的過程耗時不到半天,但其結果和影響力,卻是改變了整個母星後續的戰爭方式。

這場戰役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影響力,不是因為戰役的成功,而是因為戰役雙方出現的各種應對錯誤、指揮失誤和整體策略的錯誤。

雙方的失敗注定了這場戰役的曆史意義。

因為東日邦國並不具備有效遠程打擊優勢,也沒有想過要與彙集了慕容氏、武田氏、青源氏還有原本鬆尾城、左崎城力量的守城一方,使用傳統的作戰方式對決。

因此,邦國一方的鹿本城指揮者,為了最大程度利用自己方麵術士力量,順便試試誌願者法師軍團的實力,也就嘗試新的作戰方式。

預料到接下來的爭奪戰必然會在岡本城後,慕容氏在戰前就非常小心謹慎,采用了大量的小型載具,在各個方位派出了各種偵查力量,擦亮眼睛,不給對方偷襲的機會。

這樣的戰前信息對戰,也是一個常識性的,雙方都算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紕漏和出彩的地方。

到神啟113年的三月,岡本城戰役正式打響。

東日邦國動用了上百首載具,越過海峽,殺氣騰騰攻向岡本城。

在距離岡本城二十公裡的地方,邦國的載具群就按計劃停了下來。

在計劃中,這個位置會是岡本城防禦炮火的射程極限之處,載具會在這裡將初階、中階的法師和使用軍械、武裝的軍士都放下,采用以法師為主,傳統軍械為輔的攻擊策略。

但是,就在這些載具群在預定位置,降落後投放人員的時候,竟然遭遇了一輪意料之外的集火。

這輪出乎意外的炮火,開啟了岡本城戰役。

也開啟了大規模術士、法師對戰的開山之戰,也是一場各自為政、狼狽不堪的混亂之戰。

無數的炮火、飛彈,在東日邦國載具群與岡本城之間的那些小丘陵中突然升空,近距離襲擊來敵。

不到十公裡,距離近,火力猛,直接將整個載具群給打爆了。

這算是一個意外了,超出了東日邦國的預計。

如果說慕容氏這個漂亮的中途埋伏阻擊戰,還算是傳統戰術的範疇,而東日邦國的反擊就算是彆出心裁的創新之舉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