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長安,威靈一行人收拾完畢,協同李陵遊,依然乘著那艘中型的懸浮車,向北而去。
不多久,就看到了帝都的西城牆。
沿著長西城牆外圍的道路,一路向北,過延平門,到金光門,就看到滾滾夏水,蜿蜒西來,在此入城。
進入金光門,就到了群賢坊。
群賢坊有兩座庵堂,真心庵與真化庵,是帝都許多女性經常過來膜拜的地方。
兩座庵堂之間的西林歸墅,是帝都一奇女子置辦的一處清幽產業,西林歸墅,對外接待客人,提供酒水和餐飲。
西林歸墅的老板,雖然被稱為是帝都奇女子,但其實也是一個苦命人。
幾十年前,身出寒門的蔓菁,成為了初階的木靈術士,與同樣是平民出身的衛矛,相識於軍旅,同袍並肩,生死與共,獲得不菲的帝國功勳。
兩人自然共結連理,成為夫妻,原本約定,在帝國徹底安定後,生育幾個孩子,幸福廝守一生。
然世事不遂人心者,十有八九,就在衛矛成為中階術士後,在一次清繳殘餘敵對勢力的任務中,意外身死,連庇神符都沒有來得及使用。
蔓菁悲痛沉鬱,數次都欲追隨丈夫,一死了之。
但心知這絕非夫君意願,於是便打消死誌,在真心庵與真化庵兩座庵堂間流連,尋求內心安穩。
最後,乾脆用夫妻兩人的勳值和積蓄,在兩座庵堂之間,買下了這片土地,營造西林歸墅。
左右皆是心安之地,中間便是立身之所。
幸好是在當年,以帝都現在的地價,這麼大片的地皮,根本不是蔓菁的財力能夠購買的。
安定下來之後,悉心經營西林歸墅,結交之人,自然都是以女客為主,久而久之,西林歸墅竟然成為帝都女性心中待客的首選。
以其環境清幽、格調雅致脫俗,定位高端,成了拒絕普通人進入的高端場所。
蔓菁也曾百感交集,自己與丈夫皆是出身清寒之家,但沒有想到,現在出入西林歸墅的,哪有寒門常人,無不是豪門世家,世代簪纓之人。
或許她夫君泉下有知,亦會感慨。
西林歸墅外圍有樹林掩映。
大小可比百年樹齡的貞楠,連綿不絕,樹下有各色茜草石蘭,大樹間布置原木打造的棧道,離地一尺,步行其上,不惹塵埃。
又有諸多纖巧小亭,點綴林間,小塘流水,水聲汩汩,或有林鳥細鳴,愈發顯得幽靜。
亦有嶙峋景觀石遮擋視線直視,曲徑通幽,棧道勾連,的確算得上鬨中取靜的都市洞天。
見李陵遊都左顧右盼,威靈忍不住打趣:
“十八郎也沒有來過這裡嗎?你不是帝都的名流嘛,怎麼顯得和我一樣土包子的模樣?”
“哈哈,威靈兄有所不知,這裡一般都是女賓宴客清談之所,我一個糙爺們,如何會來此地?
當年更加不喜歡這樣的地方,太空寂冷漠,與我性格不合,哈哈……”
威靈含笑點頭:
“的確不錯,你看,這些棧道,很多都是活的,保持了樹木的生命力,永遠不會腐朽。
那些欄杆上的枝丫細葉,都是有人每天修整的,而且這些樹木的大小高度,明顯大於周邊,說明是有木靈術士故意催生而成,我判斷,這裡的老板是木靈術士。”
李陵遊頷首微笑:
“是的,這裡可是一般人無法來消費的地方啊,蔓菁老板雖說是一女子,但畢竟是為帝國做出犧牲的人,術法境界也不低,可沒誰到這造次的。”
隨即,李陵遊將蔓菁的情況,丟給了眾人。
一道悠長的庵堂鐘罄聲傳來,棧道儘頭,一座青磚白牆的大型墅院,出現在眼前。
幾位年輕清麗的姑娘,迎了過來,一看這三個大人連同四個小孩,符合貴客交代的情形,躬身行禮:
“請李公子、威靈先生一行隨我來,謝姑娘已經在此等候了。”
威靈和李陵遊拱手:
“有勞了。”
年輕姑娘掩口輕笑,轉身帶路。
進入院內,迎麵有巨型山石屏風,造型奇崛而脫定勢,錯漏有致,相當有造勢水準,其中有一塊山石,鐫刻有兩行行草小字:
吾心安處雲棲林
田園將蕪胡不歸
那塊石頭的下方,還有一棵數百年羅漢鬆的樁頭,遒勁滄桑,斜著取勢,有細小水流從樹下緩緩流淌,兩個拳頭大小的人偶,男女模樣,對坐在樁頭下弈棋。
一過山石屏風,進入一處院落。
有兩位年紀偏大的婦人,旁若無人在院落的一角,相互含笑交流,石桌上一本書籍,被清風翻覆。
見那迎賓姑娘們領著一行人進來,那兩位就隨意瞥了一眼。
威靈心中暗生警意。
這兩位婦人的精神力狀態,已經觸發了威靈的神識警戒,必是高階術士無疑。
就在忐忑間,有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青衣長袍女子,含笑從正麵門廳走過來,眉目細長,容顏俏麗,麵有光澤,遠遠就丟出信息:
“嗬,我就好奇,今天的貴客何等身份,她宴請的人必然有過人風采,必須得親自出來看看。
這位應該就是李閥的十八郎吧,還從沒到我這小院來過呢,果然是名不虛傳,豐神俊朗!
這位一定是蕪荑姑娘都說佩服的威靈先生了,盛名之下無虛士。
這位姑娘,絕對是蕪荑姑娘說的,容顏令她都要自慚形穢的守宮姑娘了,一看這身姿,我都心旌搖曳……哈,這幾位可愛至極的小朋友,必然是玄明、南星、商陸和寄奴了。”
幾人剛剛收到了李陵遊的信息,早就猜出這就是這裡的老板蔓菁了。
說起來,蔓菁應該算是百歲高齡了,在這個普通自然人都可以活一百五十歲的時代,作為術士,還算是年輕的。
但她的容貌保養得的確非常過人,看著太年輕。
蔓菁這一番信息,麵麵俱到,每個人都覺得受到了尊重。
一行人都含笑躬身,威靈躬身抱拳:
“蔓菁前輩麵前,不敢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