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雅西戰役 0037敵情分析(1 / 2)

寂靜武裝 玄不可道 7878 字 2024-04-06

待眾人思索片刻,郡丞青葙繼續分析:

“發現這個異狀,說起來也是僥幸,前些日民兵十三團一個小隊,無意中在結界外圍,打破常規的巡邏要求,放出偵查飛行器,意外發現一個過於靠近結界邊界的敵軍據點。

郡城獲取坐標位置後,以遠程打擊方式,出重手殲滅此據點。

隨即,派出多個軍團小隊,從南至北全線通查,在蒙受較大損失的情況下,探明結果,現在的局麵已經相當危險。

敵人竟然已經布下了130多個據點,其中,大型的據點58個,中小型的據點62個,還有十多個微小型據點,目前打掉的據點就隻有最早發現的那處微小型據點。”

眾人一陣驚愕,紛紛猜測西玄打破常規如此布點為線的意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諸位大人,如果我們如法炮製,依舊以遠程打擊為主,敵人有再多的據點也禁不住我的打擊!”

“是啊,敵人這一套看起來厲害,其實不然,如果我軍調動大部隊,以大博小,一路掃過去,必將其全部拔除。”

“此言不妥,敵軍如此兵行險招,必有陰謀,要更加詳細的數據,來支持我等的決定,同時提交帝國軍部,謀取軍部參謀定策!”

“依我看,敵人不按原有套路出牌,我雅西郡還是得申請帝國調集博湖郡與麥積郡兵力,協防雅西,方為上策,否則,雅西危矣!”

……

一邊分析著識海中一眾官員與軍事長官丟來的各種嘈雜訊息,一邊目視沉吟思索的郡守老師、驚詫惶惑的郡監禦史陽起,青葙一擺手,阻斷了眾人的議論:

“諸位,對此情況,本官有一些淺見,且聽我分析,諸位斧正。

首先說遠程打擊方略。

上次打掉一個微小型的據點,我軍已經使用了一百多枚短程導彈、複合火箭彈,幾百發加農炮彈和超級榴彈炮彈,還動用了一枚溫壓彈。

就這樣,如此程度的火力覆蓋,加上精準的坐標位置指引,戰後那個微小型的據點都還有殘敵存在。

諸位想過沒有,如果換上那些中大型的據點,我們要付出何等規模的火力輸出,需要多少彈藥儲備?雅西的軍火儲備能否支撐?敵人會老老實實呆在那裡不動等我們轟炸麼?

我們再分析一下主動出擊。

假設我們組織大部隊去以大博小,短時間內,我們在局部可以形成優勢兵力,但是,即使我們有局部的軍力優勢,連成一線的敵人一樣也會動起來。

我們抽出的軍隊多,對方可以直接壓上來打雅西郡,因為我們人員都抽出去攻打據點要塞了,如何有足夠力量防護雅西?

如果我們抽出的人手少,對方正好將多個據點的部隊合並進行防禦,這就相當於我們自己拋掉了優勢,以劣勢兵力去啃硬骨頭,這就將以往的套路調轉了主客方,相當於走了以前西玄聯邦的老路,我方依然吃虧!”

眾人都頻頻頷首,認為青葙的分析有理。

“再說第三種情況,那就是我們依舊不動,那正符合敵人的目的。

他們暗中建立鋒線據點,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聚集在帕特邦,就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不再使用添油戰術。

他們在雅西的整個西麵,全線布局,一旦出動,必然是全線壓上,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判斷,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欺負我雅西軍力不夠,屆時整個城防告急,甚至有可能一舉突破高城,殺入城內。

加上他們攜帶布置了如此多的機械蝗蟲,殺傷力巨大,造價卻不高,必然會獲取極高的戰損比!”

眾人相顧皺眉:

“郡丞大人,如此進退皆錯,那我方應當如何應對?”

青葙胸有成竹:

“剛才有幾位同僚建議,要帝國調集周邊軍力協防,此言可取。

敵人之所以暗中如此布局,就是斷定我雅西軍力,不足以應對全線傾巢而出的聯邦軍力,那麼,我方既然獲取了敵情,自然要增加單位麵積的軍力。

同時,敵人也知道我們掌握了他們的謀略,必然加快速度集結部隊,自然也會存在預計的兵力未必能全部到位的問題,但是他們拖不起,否則,他們將麵對過去那種添油戰法,一樣必敗局麵。

因此,本官提議,請帝國抽調部分麥積郡和博湖郡的兵力,協防雅西。

同時,征集雅西所有術士,進行協同實訓,軍備生產火力全開,坐等敵人彙聚,打一場敵人希望的阻擊戰!

基於如此判斷,雙方都集結部隊,形成一道長長的戰線,不久後必然有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這樣規模的戰事,已非雅西郡能夠獨斷,也非西荒軍團能夠專裁,必然將戰事指揮權限轉交帝國軍部,由陛下聖斷!”

青葙斬釘截鐵的論斷,讓眾人心服口服,一致認可:

“大人所言有理,屬下認可大人的分析判斷!”

郡守白蘇頷首讚許:

“甚好,老夫亦認可你的處置方略。”

郡監禦史陽起也躬身認同:

“青葙大人此言乃是老成忠勇之論,陽某佩服,這就及時同步消息至帝都。”

都尉王決明、軍團司馬楊荊芥,代表軍團中層軍官,一並施禮應諾:

“大人高瞻遠矚,下官豈敢自恃武力以妨國安,願奉帝國和郡城指令為圭臬,不妄動,不惜身,任憑差遣!”

見各個層麵均無異議,白蘇等一眾高層,對青葙的提議進行了完善補充,隨即通過“建木”結界,上報帝都軍部,稟告皇帝陛下。

片刻間,結界與衛星通訊係統,已經將敵情傳告天下。

雅西郡的戰爭機器開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