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裡的戰術思想是正確的,不過,想法能不能實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青石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僅是出拳的速度,他的步伐和身法速度也快得驚人。沙千裡赫然發現,自己的絕對速度竟然比不上青石。
在青石的快攻之下,沙千裡的消耗戰術似乎很難實現了,因為,如果局麵不改變的話,在青石的真氣消耗殆儘之前,沙千裡就會中拳落敗了。
沙千裡忽然將拳法一變,改用了土屬性的滯空拳,此拳論速度更慢,但勝在力量奇大無比,並且可以反彈對手的拳勁,從而讓對手的勁力阻滯不暢、招式空發。
沙千裡的滯空拳的確可以破解青石的快攻,因此,沙千裡變招,青石也變招,他改用了大漠神龍的後土拳。
後土拳隻是一門地級下品的拳法,但青石催發它用的是五行真氣,因此,青石的拳勁,比沙千裡的地級上品滯空拳更加強勁。
幾十招一過,沙千裡的內心開始有了不祥的預感。青石的速度比他快,他還能勉強接受,而現在,他發現青石的力量也比自己強,這就讓他有些害怕了。
仙丹境中階修士的力量比神元境更強?他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可能,可現在,他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青石的力量就是要比他更強三分。
沙千裡連忙變招,改用了另外一門木屬性的武技——藤手。這是一門防禦性武技,沙千裡在速度和力量上落了下風,他已經顧不得自己的麵子了。
不過,沙千裡的戰術思想還是沒有變,那就是繼續消耗青石的真氣,現在看來,真氣的雄厚似乎是他唯一的優勢了。
青石見沙千裡再次改變武技,他也隨即再次改變,這一次,他也用上了木屬性武技,來自木真人的‘神木之體’。
神木之體是一門純粹的防禦武技,其防禦力堪稱變態。青石以五行真氣運轉神木之體,同時發動了大漠神龍的另一門武技——金剛手。
金剛手是貼身近戰武技,配合神木之體,前者隻攻不守、後者隻守不攻,兩者相得益彰,威力無窮。而金屬性的金剛手又可以克製木屬性武技,因此,沙千裡的藤手仍是被青石壓製得死死的。
雖然武技不如青石高明,但沙千裡竭力施展藤手,倒也能夠抵擋青石的攻勢,同時,他儘量和青石進行身體接觸,以自身真力與青石對耗。
但是,沙千裡很快就發現,青石的身體防禦力之強實在是變態,自己與他過招,拳腳對擊之時,不僅無法給他造成傷害,自己反而會受到勁力反震,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真氣來與之對抗。這麼一來,原本是想要消耗青石,結果卻是自己的消耗更大。
沙千裡的武技處處被青石壓製,無奈之下隻得與青石對耗。在他想來,對耗就對耗,難道我一個神元境修士,還耗不過你一個仙丹境?儘管武技被壓製會多耗費一些真氣,但自己的真氣總量應該遠遠大於青石,這麼耗下去,自己絕對能耗過他。
沙千裡的想法有道理,可那是對一般人而言,對青石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青石的真氣修為雖然不及他,但差距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大,因為青石的丹田氣海容量極大,他的仙丹也比同級彆修士大了許多,因此,青石的真氣總量之巨,遠遠大於同級彆修士。
其次,青石的真氣質量、武技的等級與運用法門,都強於沙千裡,所以,他的消耗要比沙千裡小得多。
最後,青石已經悟透了風、土、木三條天道,因此,他在速度、力量、防禦三方麵威力倍增,而消耗的真力卻是倍減,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沙千裡是以人道(武道)中的‘刀道’烙印‘道丹’的,人道乃是最低一等的‘道’,以人道烙印道丹、跨入神元境帶給他的戰力提升,根本無法和青石悟透三條天道的威力相提並論。
沙千裡武技不如青石,速度、力量也不如青石,最後他發現真氣對耗自己似乎都耗不過青石,這一下他可是徹底慌亂了,他這才明白青石是一個怎樣可怕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