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郭德岡問道。
“pia(擬聲詞),貼千嫂後腰上了,出入平安!”甩包袱的瞬間一定要乾脆,那樣才不會出現你包袱沒甩完,觀眾想到的情況。
此言一出,全場爆笑,用個誇張的比喻,都夠把房頂掀開的。
“缺德不缺德啊?”於千無語狀。
“這是對您美好的祝福啊!”郭德岡義正言辭。
“祝福?你怎麼不貼你媳婦後腰上!”於千反問道。
齊龍默默舉手:“我貼過了!”
再次爆笑。
“師兄一去千哥家,我就去師兄家,我得幫著我師兄打掩護啊,不能讓師兄和千嫂的事兒被發現啊!”
於千擺手:“說相聲的沒好人啊!”
“還是師弟對我好,師弟,我也要力捧你啊!”郭德岡擺出一副不懂的樣子。
於千:“您倒是心大!”
齊龍擺擺手:“我是去跟嫂子學小曲小調,當學生去了,就為了今天,我能在台上多唱一點,展示自己!”
“哦,你看看師弟,不用解釋,師兄都懂,準備了什麼呀!”
“我嫂子教我的啊:《照花台》!”齊龍乾脆的說道。
“牡丹亭前我們多恩愛,但願得鸞鳳早早配和諧!伱就跟你嫂子學這個去了?”於千念了一段裡頭的詞。
“齷齪,這是藝術!”郭德岡喊道。
齊龍點頭:“就是,再說了,嫂子教我的也不是這個版本呐。”
“你是什麼版本?”
齊龍開始唱了:【一呀麼更兒裡呦,郭德綱就躺在花台,郭齊麟嚇壞了上前就哭拜,兒徒和愛徒全都哭慘,張鶴綸舉起手掌聲就送出來...】
於千:“嘿,這還連著呢!”
“這是我剛編的!”齊龍攤手。
“你正經唱一個。”郭德岡安排道。
齊龍點頭:“我來個《十三香》吧!”
這是一個融合了大鼓、皮影和評劇三種腔調的小曲,非常難拿捏,是過去叫賣十三香的小曲,叫賣的人用唱沒那麼廢嗓子,為了招攬顧客,還能結合當下眼前發生的事兒來進行現場即興。
齊龍開始了:【小小的紙四四方方,東漢蔡倫造紙張!】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齊龍這才唱了一句,老郭和於千就對視了一眼,眼中帶著欣賞和讚歎。
這唱得太好了,一看就沒少練。
這是一長段的小曲,先唱紙,再唱他用這紙包著自家的十三香,說廚房離不了什麼的。
【賽過王母蟠桃宴,勝過老君的仙丹香,
八洞的神仙來拜訪,才知道用了我的十三香】
到這裡,十三香的唱詞就結束了,齊龍開始即興搞起了俏皮話:
【天怕烏雲地怕荒,小雞子就怕黃鼠狼,耗子怕貓貓怕狗,沒娘的孩子怕乾娘】
【會計就怕算錯帳,夜班的小姑娘怕流氓,唱戲的怕嗓子癢,吹喇叭的就怕嘴裡長瘡!】
“郭德岡怕什麼?”於千問道。
【郭德綱就怕於千回家早。】
“那於千怕什麼?”郭德岡問了。
【於千怕在家裡看到郭德綱!】
“捧哏的怕什麼?”
【捧哏就怕量不上!】
“那逗哏的呢?”
【逗哏的就怕,唱了這麼久,您老人家不捧場!】
這傳統口風,真本事的小調,一要掌聲,觀眾就給!立馬,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