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在舞台上,是互為倚靠的,可以攪和,但一定不能攪和的把對方撂台上去。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舞台事故。
齊龍攪合靳鶴南的時候,就想好了,每一個包袱改怎麼圓。
他也知道,高東強在舞台上即興出題,肯定想好了解決辦法,但他也好奇,就問了:“如果我沒接上《擋亮》你怎麼說?”
“我就說您不擅長京劇唄,然後再問評劇選段《十八相送》,黃梅戲的《女駙馬》,繞著梆子問,你說你擅長梆子,我提《汾河灣》就行了!”高東強笑著解答道:“不賴我啊,千哥給我出的主意,昨兒拍完我去千哥馬場喝酒去了!”
“你們師門一喝酒,我們師門就得出事,還好我反應快!”齊龍打趣道。
兩人笑著走到了後台,被郭於二位叫去一塊聽後頭演員說相聲去了。
這相聲表演,前一對演員炸場了,對於後一對演員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方麵就是場子氣氛熱絡起來了,說什麼都容易把人逗笑。
壞的方麵自然是前頭太好,心理預期太高,您要是達不到,觀眾慢慢的就冷下去,場子就泥了。
郭齊麟和孟鶴唐,就吃了這個虧。
他們中規中矩的文哏節目,沒激起多大的浪花。
這就是為什麼,厲害的演員要往後拍,他後頭的接不住啊!
不出意外的,這場三十八號的齊齊再次拿到了最高的票數!
不過本就是同門逗趣,這排名大家夥也不放在心上,倒是錄製結束後,老郭跟齊龍說:“師弟啊,馬上九月了,鋼絲節要來了,這次大型演出,你跟我們來個《扒馬褂》,行吧?”
鋼絲節,是老郭生日的時候,德芸社辦的大型演出,已經連續辦了好多年了。
而《扒馬褂》這段群口相聲,基本上是鋼絲節的保留節目,每年都是郭於加另一個人說一段,好些徒弟都上過。
齊龍自然是沒有意見,點頭:“行!”
“您二位的《扒馬褂》,我跟齊龍都愛看,完全把捧哏人設變了!”東強在一旁接話。
於千眼神讚同:“確實,他的那個創新我都叫絕!”
原本,《扒馬褂》就是個圓謊的段子,逗哏說話雲山霧罩不著調,仗著彆人穿著他的馬褂來給他圓謊,觀眾看的就是個新鮮勁兒,這不著調的牛皮怎麼圓?
中間的捧哏是一個老實人的人設,左右傳話。
隨著《扒馬褂》在演的多了,在電視上播的多了,很多圓謊的謎底觀眾都知道了,就沒有那種看到巧妙的圓謊拍手叫絕的感覺了。
老郭就做出了改變,他的捧哏不再是老實人,而是一個挑撥事端的樂子人,左右挑事兒,增多了很多的笑料。
“老活兒創新了就有意思了!”東強猛猛點頭。
齊龍聽到這話,想到了播放量極高的另一個世界的相聲:“那我可也要創新了啊!”
他這麼一說,仨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意思是你有什麼想法。
“我要刨著使,您謎麵還沒說出來的時候,我就把謎底揭開,直接考驗千哥的謎麵儲存量...”
聽他這麼一說,仨人都是眼前一亮,這個想法倒是很獨特,可以試試。
郭德岡說道:“我們的《扒馬褂》墊話基本上就是才藝展示,然後我一直攪和,泥縫兒(穿馬褂的角色)受不了,嚷嚷著要退出,然後於老師脫你馬褂,進正活兒,你準備準備,過幾天對對活兒!”
“成!”齊龍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