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鶴綸編排師父,又看了閆鶴翔的編排,這個梗立馬就讓觀眾們都感知到了笑點,開始爆笑。
“讓他們倆下去先跪一會,額,歇一會,這場換我們哥倆上來給大家再說一段,大家都知道,我這個人文化造旨...額,詣雖然不如高老師,但我也有自己研究的方向!”
說錯的時候齊龍小表情看了眼高東強,他正要打斷的時候齊龍立馬更正,晃了他一下子。
把一個相同的段子換成另一種方式給講了出來。
相聲的魅力就在於他換一種方式,同一段笑料就可以以新奇的形式拋出來,讓觀眾猜不到,這就是本事。
“您都研究什麼呀?”
“我對這個姓氏起源啊,頗有研究!隨便來一個人,他說個姓,我就知道他的姓之前有什麼樣的曆史典故,為什麼他們姓了這個姓?!”
“哦?那您說說我!”高東強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您姓什麼?”
“我姓高啊!”
“高這個姓比較多,首先來說第一種吧,跟國姓,以前就在距離我們北春城不遠處的半島,有一個高句麗國家,很多人就以他們的國家名稱第一個字,姓了高!”齊龍賣弄著。
高東強讚同的點了點頭:“哦,伱彆說,還真有!”
“但是高老師您的姓肯定不是從那傳來的,(聲音突然增大)就算是也不能是!”
“嚇我一跳,為什麼呀?”
“謔,您想想,您作為全國相聲大賽冠軍得主,那是相聲界的中流...啊。”
“我才中流啊?”
“後頭還有兩個字,我忘了,您提醒我一個字!”
“砥!”
“相聲界的中流底褲啊,您這個底褲啊!”齊龍說的那是一臉自信,台下的笑聲也置若罔聞,自顧自的說著。
高東強攔住了他:“等會,底褲那是誇人的嘛?中流砥柱!”
“好吧,又說錯了,總之您在相聲界不說是一文不值,也可以說是小有名氣(您這挨著嘛?)將來未必不能跟著我混成一個相聲大師!(混的?)到時候那亂認祖宗把高句麗當他們祖宗的棒子國,不得說你身上是他們的血脈啊?然後就要說,相聲是棒子國發明的?”
“誒?他憑什麼這麼說?”
“您不知道,棒子國最擅長偷彆人的東西說是自己發明的了,端午他說是他們發明的,炸醬麵他們說是他們發明的,就連孫悟空都被他們說是棒子國的!”
“為什麼呀?”
“因為大聖拿著個棒子!”
“這也能碰瓷的啊?”
嘲諷南棒子國家的段子,引起了哄堂大笑!
“所以,您的高姓不是從那邊來的,還有其他起源,春秋時期齊國有個齊文公,他的兒子叫公子高,公子高的後人就用了這個高作為自己的姓氏!”
“哦,是這麼回事,很合理!您還真有研究啊!”
“對嘍,所以您這個姓高的,得管我這個姓齊的叫爸爸,也很合理吧?”
“合...合什麼理啊?您繞了這麼半天,就是想說我得管你叫爸爸是嗎?”
“諸位您看看,”齊龍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相聲演員現在想讓搭檔喊自己一聲爸爸,多不容易啊!”
“去去去,您說得不對,齊國國君人家姓薑,後來田氏代齊,又姓田,哪有姓齊的事兒?胡說八道!”
“啊?齊文公不姓齊啊?”齊龍一副沒想到的表情。
這個《滿腹經綸》,要求的就是逗哏是對什麼都一知半解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情況,如此一改,既有了包袱,也符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