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的各級軍官上在體係內是有比較獨立地位的,雖然他們也在某種程度上受困於文官,但是文官也不敢過分的指手畫腳。因為邊鎮的地位實在太重要了,大明的宿敵蒙古人雖然爛得厲害,但是他們可沒忘了重回中原這個花花世界的夢想!
而且邊鎮的軍官們也不是傻子,他們同樣對京師的情況有著了解。那麼突然出現的糧餉和拉攏就是一個巨大的提示!所以他們選擇了軍頭子常用的無賴方式,那是錢糧來了一口吞下去,拉攏拖下去就好,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觀看風色!
邊軍將領的反應讓申時行他們感覺到非常的鬱悶!在他們看來,這些武官在他們招手的時候,就應該搖著尾巴跑過來才對!可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好處他們全吞掉了,麵對拉攏卻隻是哼哼哈哈,完全不給一個明確的回答!
之所以造成這個局麵,就是因為文官這些年過得太順了,已經變得有些自大了!他們覺得隻有自己是聰明人,其他人都是笨蛋,可以輕易的被他們玩弄在鼓掌之中!
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或許會有笨蛋,但笨蛋絕對不會爬到需要他們拉攏的那個位置上!邊軍的軍官雖然不是想得十分的明白,但他們也隱隱約約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們之所以能有現在比較特殊的地位,就是因為他們手中有兵!而劉昊嘉同樣掌握著精銳的新軍!
所以他們雖然覺得文官將會是最終的勝利者,但他們卻不會輕易的投靠到文官一方去。他們必須確定劉昊嘉完全失去取勝把握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投靠過去!
還有一個問題是申時行他們不知道的,那就是劉昊嘉也在用經濟利益在拉攏他們。劉記商團每年通過邊境軍官收購韃子的牛羊以及其他物資,並通過他們的手向外麵輸出不少貨物!
邊軍軍官們要麼倒倒手就是一筆巨額利潤,要麼就是從中抽成,總之是吃的滿嘴流油,又怎麼可能跟自家的金主作對呢?所以文官們對邊軍軍官的拉攏掌控變得緩慢了!
而且文官的天性是喜歡享受和平的,因為和平可以讓他們享受無數的樂趣!所以當和平真的降臨的時候,哪怕是虛假的和平降臨時,他們也會開始自己享樂的日常生活!於是所有事務的推進速度都隨著停戰的時間變長而變得緩慢。
在這個過程當中劉昊嘉也沒閒著。在文官使者返回半年後,他時不時在朝廷裡透露一些消息,這些消息已經完整的勾勒出倭人正在集結大軍,準備再次跨海進攻朝鮮的輪廓!
可是他在每條消息前麵使用的言辭全是“可能”,“好像”,“也許”等等詞彙,所以完全沒有引起大明朝廷上下的重視!甚至還有一些人開始嘲弄錦衣衛弄不到情報,就隻剩下編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