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來說。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炎黃,炎黃分兩段。
現在已經過了春秋,所以目前所處時代應該是戰國。
根據文獻資料的記載,戰國最早的時候有一百多個諸侯國,相互兼並之後就隻剩下四大諸侯國,和幾個小諸侯國。
一篇宏達背景的史書在楊乾的筆下,徐徐展開篇章。
上古時期,人類飲毛茹血,天災橫行,野獸襲擊。
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燧人出現,教會大家鑽木取火。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燧人鑽木取火教給的許多道理與生存的本領。
讓人類可以免受野獸的侵襲,溫暖身體,吃上熟食。
伏羲創立八卦,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等等.....
隨後一個個人類的始祖在楊乾的筆下,躍然於紙上。
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從夏朝一直寫到如今,加上夏與現在的夏相同,從暗示來說來,頗有種正統的感覺。
在楊乾撰寫的書籍裡麵,大量的古代曆史人物出現,他們無不是力挽狂瀾,推動統一的人物。
整本書的核心就兩點,第一點,沒有任何一句話是講統一,但隻要不是白癡,能聽懂話的都能聽出來。
第二,夏國才是正統。
楊乾可不是學宮裡麵那些老學究,書寫是按照文言文來寫的。
現在紙張早就在雲通郡普及了,價格非常便宜不說,質量還好,墨水不會化開。
所以直接全程大白話,認識字的,都能看的動,不認識字的,隻要彆人讀了,也能聽得懂。
隻要讀了這本書,那就是對自己整個民族的曆史有了清晰的了解。
楊乾惡意的揣測,如果讓這群人回去,也不知道能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來回反複不斷的閱讀,然後遞給眾女,讓她們也好好看看。
能不能挑出
語病和錯彆字。
曹無雙看了良久後,內心有些震動,她稍稍有些激動道。
「我們中原民族真有那麼了不起?」
楊乾笑道「那自然。」
「雖然,夏國用的是郡縣製,可為什麼,不搞分封製,我覺得分封製挺好的。」
楊乾想了一下說道「任何國家的意識形態以及施政理念,都是以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去決定的。」
「如果一個民族長期跑在外麵,固守族地的沒有多少,那麼這麼民族就不適合中央集權製,適合選舉製,就是眾人投票。」
「又或者適合優勝劣汰製。」
「我們農耕文明,向來是長居於一片地方,這片土地可以說是我們的根本,所以就需要一個領頭的。」
「如果沒有領頭的,那麼中原就永遠不會有太平的一天,不是今天你打我,我就明天我打你。」
「打來打去,打出真火,總要死幾個諸侯國才能平息,還有就是利益的分配。」
「領頭的人,需要將整個社會的利益分配到不同階層的人手中,如此一來,才能造就穩定社會。」
「不然,整個社會是會崩潰的,我現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在可再生資源上,大家可以慷慨一些,在不可再生的資源上,要收歸國有,意思就是屬於集體的,個人都不要來搶奪。」
看著曹無雙那疑惑的眼神,楊乾笑道「當然,不是說有人都會聽我的,那就需要掌握龐大的軍隊,用拳頭讓他們聽我。」
「雖然不情不願,但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過去,自然會有無數人默認了這樣的規則。」
「至於那些一直不聽話,想要搞事情的人,直接乾掉就可以了,這些是阻礙曆史發展的攔路石。」
「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被打碎,碾成齏粉,鋪在地上當成我們前進的墊腳石。」
將祝弘方給叫了過來,把事情交給他去辦。
先去印刷廠將書本印刷出來,然後分發給識字的將士們。
由將士們去讀給那些俘虜聽,都是當兵的,說話會比較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