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你知道有多遠嗎(2 / 2)

「我夏國西麵缺水,所以產糧並不多,好不容易雲通郡起來了,不缺水,如果東西貫通,到時候我們整個夏國都將是天府之國。」

「水利對任何農耕都是利器,水富則草木盛,草木盛則土地肥。」

「水,草木,土地,都富含水分後,我大夏未來將不會再有大規模旱災,能保我夏國永世昌盛。」

說到最後,水虎幾乎是呐喊出來的。

楊乾震驚的看著他。

自己是不是對於古人還是太過輕看,沒想一個區區水工,竟然有如此氣魄。

一股豪氣從楊乾內心猛然湧出。

可錢呢。

糧食呢?

人呢?

這樣的世界級工程一旦開始,那花錢將如流水,人員上漲,哪怕是奴隸,那糧食從何而來。

楊乾一揮手,沉聲道「將水虎,石華采等一乾水工,每人杖則20,以示懲戒,我累了。」

楊乾一甩袖子,朝著外麵走去。

「君上,君上,這是我一腔肺腑,如果能將此工程建造完畢,那我夏國將傲然於世間。」

「君上....」

楊乾的腳步不由再快了幾分,真怕忍不住答應了他。

冉敬叫了上百玄甲軍,將所有水工押解出去。

沒多大的功夫,陣陣鬼哭狼嚎的聲音開始傳了出來。

穆清和囂煜兩人對視一眼,紛紛跟著楊乾出去了。

馬車裡麵的女人們都出來,在外麵到處看著風景,又或者在堤岸邊看奴隸們如何挖掘河道。

隻見一排排手工起重機,靠著輪滑,不斷將泥土挖掘出來,大量的物資運送下去,加固底部以及兩邊。

楊乾帶著兩女來到馬車裡麵,說道。

「將夏國輿圖以及沿途河道輿圖都找出來。」

囂煜裡麵讓人將後麵馬車的資料全部搬運過來。

林林總總十幾箱的資料。

將輿圖攤平後,楊乾用手指在沿途查看起來。

又將河道信息一個個的對

照上去。

自古以來中原大地就有諸侯國挖掘河道。

為了行軍,運送軍糧,或者是為了民生,降低洪災的發生。

這些古河道有些還在使用,有些則已經廢棄多年。

當然還有一些記載的河道是天然形成,最後記錄的是一些湖水改道的路線。

河道並不是一成不變,因為地理環境,地貌變化,甚至是地震,都能將一些名山大川改變樣貌。

這就是所謂的,滄海桑田。

比較有名的比如泗水,泗水雖短,但古已有名。

孔子帶領弟子們暮春時節,便是在泗水之濱讀書。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前,最早當過的一個官職便是泗水亭長。

可惜上輩子已經看不到了,根本原因楊乾倒專門去了解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苦渡頭,取自白居易的【長相思】

古代汴水是中原地區一條極為重要的水道。

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對汴水的具體描繪。北宋時期,開封能成為「八方輻輳,四麵雲集」的大都市。

就是因為有了這條煙波浩瀚的汴河。

它聯係黃河與長江,把各地的糧食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開封。

後來,北宋滅亡,戰亂不斷,加之黃河奪汴入淮,泥沙俱下,造成河道淤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高宗為防金兵以舟船運兵進逼,下詔毀壞汴渠水道。

至此,汴水漸趨斷流,河道淤積廢棄。

這些消失的河道,隻是整個華夏曆史中的滄海一粟。

可這些古河道遺址還在,開發古河道的成本比直接挖掘運河要簡單很多。

很多古河道消失,不再重新利用,是因為當時的環境時局考慮。

可能經濟中心轉換地方,所以就不再開發。

看著楊乾那專注的表情,囂煜內心「咯噔」一下,急忙說道。

「公子,你不會真的打算,同意水虎的決定吧?如此浩大工程,絕非百年內可以完成的。」

穆清也勸解道「是啊,如此工程,能將我整個夏國給生生拖垮。」

楊乾長長的呼了口氣,看著穆清,說道「認識墨家當代钜子嗎?」

穆青一愣「這,見過幾麵。」

「雖然現在墨家還在,可早已沒了數百年前的那種氣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