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小小的嘗試(2 / 2)

初唐小閒人 子率以正 6974 字 2024-04-05

李讓放下筷子,笑道:“回陛下,隻需以蔥薑蒜加水燉煮,再以八角桂皮香葉等大料壓去腥臊之味,最後輔以蔗糖熬煮,如此,便能蓋掉絕大部分味道。”

豬肉在大唐是賤肉,之所以說豬肉是賤肉,是因為豬肉的味道吃起來很腥很臊。

但那是大唐人養豬從來不閹割導致的,並不是大唐本土的豬種不行。

貴人們有羊肉和雞肉狗肉這等精肉吃,自然吃不慣豬肉這種又腥又臊的肉,淪為賤肉也就不稀奇了。

而這一次李讓之所以選擇做紅燒肉,除了紅燒的方式能夠蓋掉絕大部分豬肉的腥臊味,也是存了推廣豬肉的心思。

對於大唐的百姓來說,豬是最容易飼養的家畜。

但由於飼養方式不對,也沒有合適的烹飪方式,豬肉始終賣不上價錢,這就導致養豬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李讓選擇在權貴之間推廣豬肉,培養他們吃豬肉的習慣。

這也算是他一個小小的嘗試。

如果能成功,百姓們就能多一條財路,如果不成功,他也沒什麼損失。

當然,李讓也是有私心的。

早在他回到太平村的時候,就想過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

但直接給他們錢或者帶著他們做生意,那不現實。

教育脫貧短時間內不會起到什麼太大的效果。

從農副產品下手,就成了李讓的第一選擇。

而豬,則是莊戶人家最容易飼養的牲畜。

關中這地方不適合大規模養殖牛羊,養殖豬和雞鴨卻是沒有問題。

但雞鴨雖然不愁銷路,可數量少了也賣不了多少錢。

而且這個時代各種疫病肆虐,也決定了這個時代不適合大規模飼養雞鴨。

豬就不一樣了,皮實耐造,什麼都吃,不僅好養活,還不用太牽扯精力。

忙起來來不及喂養的時候,讓小孩子趕出去山上吃點野菜也能長膘,實在是莊戶人家賺到第一桶金的不二之選。

盤算完心裡的小九九,李讓忽然覺得李世民今日的到來也不算一件壞事。

至少他吃了豬肉。

能夠很好的在權貴之間起到一個推廣效果。

而且效果很明顯。

許多賓客原本對紅燒肉這種看起來就讓人食欲大增的肉是很感興趣的。

隻是一聽李讓說是豬肉,頓時就沒了嘗試的心思。

但隨著李世民的稱讚聲響徹正廳,許多人抱著好奇的心態也開始了嘗試。

李讓的餘光清楚的看見,許多人吃完第一口就停不下筷子了。

“不錯,好吃!”

一旁的李道宗稱讚了一聲,旋即看向李讓道:“李家小子,不介意本王派府上的廚子來你家學習一下吧?”

李讓微微一笑,拱手道:“小侄歡迎之至。”

李道宗一開口,李世民也不甘落後,淡淡的吩咐道:“李小子,改日派你家廚娘去宮裡教教禦膳房那群廢物。”

連李世民都認證了李府的豬肉好吃,其他賓客自然也要湊個熱鬨,紛紛開口要將家中的廚子送來李府學習。

幾乎隻是一瞬間,正廳裡的氣氛就熱烈起來。

李讓大手一揮,趁勢宣傳道:“諸位叔伯若是想要派家中廚子前來學習的,儘可派來,小侄改日統一一下時間,讓府中的廚娘統一進行培訓。

另外,小侄所在的太平村還掌握了一種能夠使得飼養出來的豬肉沒有腥臊之味,吃起來甚是可口的法子,也一並教給他們,諸位叔伯可以在自家莊子上嘗試一下。”

李讓的話說得很大氣,閹割飼養致使豬肉可口的方式白送。

但以在場這些人的身份地位,就算李讓給的方法能讓他們莊子裡養出來的豬肉吃起來可口,他們也會選擇從太平村采購。

這是人情世故。

與利益無關。

李讓給的法子讓他們莊子裡的莊戶能養出來味道可口的豬肉,作為回報,太平村的豬他們當然要買下來。

大家都是人精,這種對彼此都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沒道理不配合。

更何況買幾頭豬也花不了幾個錢。

李世民靜靜的看著這一幕,嘴角噙著淡淡的笑意。

這便是他欣賞李讓的地方。

這個小家夥,總能有辦法讓所有人都得到實惠。

以豬肉為例,他隻是借機說了幾句話,權貴們的桌子上就多了一道可口的菜肴。

相應的,百姓手中多了一份切切實實的利益。

就連他自己,也悄悄的積攢了一波聲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