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讓驚駭的樣子,崔慎也不意外,他淡淡地開口道:“李世兄,這個世界上,沒有能夠永遠傳承下去的王朝,也沒有能夠永遠傳承下去的家族,但可以有永遠傳承下去的家族,我知李世兄學究天人,若是李世兄願意與我崔氏聯手,以我崔氏深厚的底蘊,教化天下並非難事,李世兄不妨考慮考慮。”
“不用考慮了,我答應!”
李讓毫不猶豫地點頭應下。
這樣的事情,他沒理由不答應。
他創建書院也好,攛掇李世民設立大唐人民日報也好,本身就是在為這件事情做準備。
現在既然崔氏主動邀請,以崔氏的底蘊作為傳播方式,他完全沒有理由不答應。
如崔慎所說,這本來就是朝廷和他以及崔氏還有天下讀書人都能得利的事情。
至於做這件事情要承擔的風險和付出的代價,李讓完全不擔心。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都適用。
有崔氏加盟,有朝廷做靠山,若是還不能應對世家的反撲,他這個侯爺也就沒必要當了。
見李讓點頭應下,崔慎臉上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他從懷中掏出一小塊銘牌,遞給李讓,笑道:“李世兄,此為我崔氏信物,既然李世兄願意同我崔氏合作,那便是我崔氏的貴客,持此名牌,李世兄可任意出入我崔氏所屬的任何場所。”
李讓接過古香古色的銘牌把玩片刻,也從腰間解下一塊暖玉遞給崔慎,淡然道:“持此玉,崔氏可調動侯府麾下任何地方的商隊,為崔兄保駕護航。”
交換完信物,就代表兩家人的結盟正式生效。
二人收好信物,相視一笑,李讓道:“崔兄現在可以說第三件事情了!”
崔慎也不扭捏,直言道:“這第三件事情嘛,便是替在下的老師發出邀請,請求李世兄出任我大唐百川書院文院大祭酒一職。”
“文院大祭酒?”
李讓一愣,旋即臉色不由得變得古怪起來。
祭酒,官職名,放在國子監,便是一把手。
而放在百川書院,則相當於三把手。
大唐百川書院,目前分為文院和理院,兩院院長一職,為李世民擔任,這是為了方便給兩院學子冠以天子門生之名對抗世家。
而兩院的實際管理者,喚作山長,也就是校長的意思。
理院的山長是田襄,墨家掌舵人,文院的山長,則是複勝顏回的後人顏師古,同時也是崔慎的老師。
而兩院的祭酒之位,如今都是處於空缺狀態。
因為書院已經有山長理事,祭酒一職設不設立,其實都無所謂了。
李讓有些疑惑道:“不知顏師為何要在下出任文院祭酒一職?”
“老師以為,百川書院既然要擔起教化天下之責,如今的規模還是稍顯不足,因此,老師欲向陛下上書,合並書院文理二院,於二院之外開設蒙學,設立時政,明算,軍事,經義,醫學,格物等六科,以此選納天下人才入書院就讀。”
崔慎解釋了一句,李讓臉上瞬間閃過一抹明悟。
他懂了,顏師古這是不滿足於書院的影響力隻覆蓋關中地區,他要奏請李世民,於天下各地設立官學,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