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考前的準備(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624 字 2024-04-05

在我離開臨淄郡不久,臨淄學宮的學子們也都出發了,科考定於八月二十三開考,有更遠的早就出發了,現在鹹陽已經聚集了很多學生。

鹹陽殿,朝會。

“叔孫通,科考的考場和試題準備得如何了?”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尤其是考題,必須要儘快準備兩份出來。

整個科考的流程已經固定:八月二十三開考,當天結束;九月初五判分完畢;九月初六發榜,但隻公布前百人姓名、不公布名次,賜“秦仕”身份;九月初七至初八殿試;九月初九張榜公布名次,至此結束。

與曆史上的科舉不同,卷麵形式我選擇了將選擇、判斷、案例、策論全部都放了進去,跟後世的考試一樣。既然有更科學的考察方法,肯定不能再以一篇文章論才華,那樣局限性太大,畢竟我要的是科技和治國同等重要的人才。

試卷評分的形式,自然以分數論高低,從一到百的名次在試卷判分之後就直接定下了,殿試的目的隻是讓他們認識認識我,讓他們知道為誰效力,另外則是考評一下其人是不是有真才實學,曆史上科考舞弊案太多了,我總得親自把關一下。

如果確實有真才實學、沒有達到在鹹陽殿就能看出來道德敗壞的情況,便由禦史安排補缺,無缺可補的則放到鹹陽各官署隨學,當然,每個人的安排都要經過我的批準。

叔孫通起身恭敬道:“回陛下,考場已經布置完畢,第一份試題已經出具完畢,第二份明日便可出來,屆時請陛下駕臨百家學宮審閱!”

出題的人都是隨機抽調的博士,被關在百家學宮不允許出來,防止泄露考題,兩份試題隨機抽選,另外一份則防備緊急情況使用。

我微微點頭,應道:“如此甚好,關於科考,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科考當天的守衛、監考官由朕從朝邑大營、宮中侍衛隨機抽調,一主、兩副考官也在當天開考之後公布;第二,所有考生的試卷收集上來之後,由考官用紙張遮掩考生信息,朕同樣會隨機抽調官員統一謄錄,再交由隨機抽調的閱卷官統一評判。”

叔孫通拱手道:“臣遵命,此舉可以實現公平公正,陛下英明!”

此事畢,我看了一眼李斯,吩咐道:“李相,關於養豕一事,你們商議得如何了?”

李斯起身回道:“回陛下,臣同左丞相、治粟內史等商議過後,有了解決辦法。其一,適宜養豕的地方主要還是江南一帶、德水一帶,兩地水源豐富、糧產充足;其二,關於幼崽一事,臣等認為可以由朝廷出錢在兩地選取合適的地方統一建立養豕坊,用於產出幼崽。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可。”李斯的方案比較穩妥,朝廷出錢可以幫黔首承擔一部分風險,將來真的發展壯大之後首先受益的肯定是朝廷,足以彌補前期的投入。

“但要注意養豕的方法。”我提醒道:“豕容易得病,如果形成豕瘟更是可怕至極。因此要將每個養豕坊的規模控製在合適的數量,以防出現大規模的豕瘟,同時征召對養豬熟悉的黔首、獸醫,如同將作府那樣給予工錢。大規模養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莫要掉以輕心。”

因地製宜,還是要依靠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現在沒有後世那些獸藥,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豬瘟,朝廷會損失慘重,況且即便在後世豬瘟也很常見。

李斯嚴肅道:“臣遵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