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展,早就超出了楚承曜的預期,甚至和他預謀的背道而馳。可事到如今,他隻能奉旨完婚,還得表現出如傳言那般,對周玥雪情深多年,才能讓局麵不至於更糟。
如果不是周玥雪太過功利自私,怎會輕易就上了皇後的當,又怎會是今日景象?
到了周府,周家人客客氣氣將人迎進去,半絲不敢堵門玩鬨。
周家人到京都不久,能結識的也不過是些官場末流,和有些資產的富豪,平時根本見不到皇家人,更加不敢調笑,堆起笑臉諂媚的說著吉祥話。
楚承曜帶著滿腹埋怨暗恨,和滿麵的春風笑意,毫無耽擱的接走了新娘子,過程出奇的順暢。
連看了兩天熱鬨的百姓,私下竊竊私語:
王妃的嫁妝要放在平時還算夠瞧,可對比昨日的王府嫁妝,可就顯得寒酸了。
往日門庭冷落的晉王府,今日冠蓋如雲,分外的熱鬨。炮竹聲,吹吹打打的禮樂聲,伴隨著眾人說笑賀喜的喧嘩聲,不絕於耳。
因著是迎娶正妃,太子、楚承燁夫婦,以及楚承平和襄王府,還有皇家宗親,和一些京都當差的小官,楚承曜結交的文人墨客,全都悉數到場。
六部尚書,來了三位。
婚宴交由禮部操辦,身為禮部尚書的袁道,自然不可缺席。
刑部歸楚承曜管轄,刑部尚書齊全必然得來,隻是因近來屢屢被參,麵色憔悴眼下青黑。
這兩人,眾人並未多想,倒是戶部尚書韓清如,惹得眾人頻頻打量。戶部受太子管轄,這位毫無背景卻頗得聖恩的韓尚書,卻來參加晉王的喜宴,難道是陛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