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事據相墨在個人散記中的記載,還有後續。】
【半個月後,原本待在田莊上的墨家眾人有一部分突然向神昭大帝請辭離去,不願為他所用。】
大宸眾人:嗯???
一時間不少人心裡都覺得新奇,這還是光幕直播到現在,他們第一次見有人不買蕭臨淵的賬的。
不是說這群人很窮嗎?當初一頓飯就把他們收買了,怎麼後來還變卦了?
古古對這件事了解過,徐徐說道:【我們都知道,墨家雖擅長木工製造,但他們學派的思想是兼愛非攻,崇尚天下太平。】
【說的簡單點兒,就是一群和平主義愛好者,主張國與國之間要友好相處。當然,不是說愛好和平是錯,但是這可不就和咱們神昭大帝的所作所為背道而馳了嗎?】
你看看,那時的蕭臨淵在乾嗎?
古古出言提醒直播間眾人,【彆忘了,咱陛下從登基時起就一心想要統一天下,但是統一天下是用嘴上說就能統一的了嗎?】
【不能!】古古表情嚴肅,斬釘截鐵道:【封建時代,國與國之間的摩擦常有,天下紛爭不斷,大國吞並小國,小國又為謀求更好的發展而想擴大自己的勢力。
當權者的野心和欲望不歇,戰爭就不會停止,往往他們的一聲令下,一場戰爭也就隨之掀起,然後就是流血犧牲無數。】
【當時朝代,唯有以戰止戰,徹底天下大定,才能迎來往後長久的和平。】
且,這個長久也是有著一定期限。
沒有永恒不滅的王朝,但至少,一代人的犧牲與持續數百年的戰亂、百姓的痛苦來比較,到底是前者為更優解。
【神昭大帝一統天下後,大宸如願換來數百年的和平盛景,神昭年開始往後一百多年更是古代曆史上難以再複刻出的盛世。】
古古的語氣裡難掩崇敬,接著卻是話風一轉,【然而神昭大帝的興戰,在當時墨家眾人看來,就與他們所接受的思想不同,所以有一些人見勸說不了蕭臨淵停戰,就選擇了離開。】
【但也有一些人選擇跟隨神昭大帝,這些人中,就有荊越。當時浩浩蕩蕩一大群待在田莊上的人,最後隻留下有二十五人。】
【相墨私下曾問荊越,‘爾不是墨家弟子否?怎與爾等眾師伯所思不同?反助陛下製出攻城器械?’】
古古補充說明道:【當時荊越剛入朝,他半個月的時間研製出的第一件器具不是關於農生方麵的,而是加班加點把自己師父曾教授給他的雲梯給造了出來。】
這東西大宸有些人曾聽過,接著古古就肯定了他們的想法。
【是的,這玩意兒是用於軍事上的,主要是在攻城的時候用,城下士兵利用雲梯就可以攀登上敵方城牆,從而攻入城中,進一步取得勝利。】
可以說墨家愛好和平的濾鏡,一下在他身上就碎了。
荊越就像是墨家裡出的反骨仔,效忠君王的第一件事,不是造於民
有用的東西,而是造武器。
這對比當時墨家人走了大半的情況,就很突兀,也怪不得相墨好奇多問一句。
【麵對相墨的疑問,荊越回答的也很不一樣。他答道:‘一為立身立命;二因我主乃是真正的明君,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了數百年,然天下仍戰火不斷,吾便想換一種求得和平的辦法,譬如,由一人來終結這天下紛爭如何?’】
【他笑言:‘無仗可打,自然天下太平。’】
古古說這句話時也笑了,【荊越沒讀過什麼書,隻有手上木工功夫了得。然通過他的這一想法,便可看出,其智慧不低,也難怪他能入傳世閣。】
或許也因為他未被那些禮教知識所約束,所以才能看到更簡單的道理。
這後麵一句純粹是古古個人對他的誇讚,荊越聽到嘿嘿笑了一下,頗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故作謙虛。
【同時,他也像是精準的抓住了君王的心思,知道將來大宸在戰事上將會動作不斷,所以才對症下藥造出這麼一件攻城器械來。】
當作他入蕭臨淵麾下的見麵禮,也是首秀。
而他造出的這件東西,蕭臨淵也果然很喜歡。
【雲梯的出現,讓蕭臨淵很是高興,不僅封賞了荊越等人,還在朝中新成立了一個部門——工務司。
說白了,就是專門用來研究製造器械的,包括但不限於農事、交通、軍事等方麵器械製造,據記載,連神昭皇陵中的守墓機關也是出自荊越之手,由他親自設計並督造完成。】
【而神昭皇陵也成了古代盜墓賊最難進入的陵墓之一,直到現代咱們專家研究了幾十年,才利用高科技手段給打開了陵墓入口。】
“陵墓被打開了?()”
荊越聽到這話,下意識皺起眉頭。
一方麵是他設計的機關被人攻破的驚訝,還有一部分,則是對後世人闖進他人陵墓的不悅,有道是死者為大,亡者長眠之地,他們闖進去乾什麼。
之前不在意,是因為那陵墓裡躺著的人跟他沒關係,但現在他知道了,李稷死後也是葬入了這座皇陵的呀!
他頓時就不太開心了。
李稷倒是看的開,看出他的心理,勸他,人死後枯骨一具,無知無覺的,倒也不必太過這些身後事。()”
那些後世人進去就進去吧,反正他們又不能阻止,何必讓自己不開心。
【繼雲梯之後,荊越又帶領手下眾人陸續在幾年間造出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比如農業上,用於脫穀的轉箱、以及用來將穀粒脫殼用的碾機,大大減少了農民在脫穀和去殼上花的力氣,提高了效率和節省時間,還有一些百姓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小器件兒,至今發掘出的就足有二十件之多。】
【於大宸軍事上,除了大型投石車,荊越還研發出了一件利器——穿雲弩!】
說著,古古在屏幕上展示出了這一武器的曆史還原圖片。
【這是一種重型弩床,一次可發射三支
() 巨箭,威力巨大,一箭射出能達到上千米的距離,可一舉穿透木製城門,長約兩米,寬約一點五米,弩床下裝有箭槽,一次可裝六支巨箭,前後左右共配有四個車輪推動,由四人合作弩床便可在戰場上實現轉向和發射。】
【這個穿雲弩,主打的就是一個攻擊力強、射程遠;後昭元十三年,荊越又研製出另一種分散打擊、傷害範圍廣的叢弩。】
滑動鼠標,切換至下一張圖片。
而看到這張圖片上巨大的木頭器械上,整齊排列的一個個小弓和箭孔時,大宸許多人口中發出驚呼,更有不少精通戰事的武將眼中爆發出興奮的光芒。
【這個叢弩一次可箭出三十支箭,殺傷範圍廣,單人就可推動操作,一旦扳下叢弩發射把手,裝載在上麵的箭就會在同一時間一起射出,足可把對麵的敵人射成刺蝟。】
【但這叢弩也有兩個缺點,一是需人為手動將箭放置在固定箭槽中,然後扳動機關,弦就會自動拉開,箭也就搭載好了,但是不能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