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請君入甕(1 / 2)

袁譚看到袁熙軍大半已經入城,卻留下了多數騎兵在外,明白對方這是心有不甘,想要伺機尋找自己破綻。

他見狀也不急著撤軍,而是讓兵士排開陣勢,將己方防守的密不透風,同時開始讓兵士再度搜查剛剛打下來的副城。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袁譚做事極為小心,對方輕易就把副城讓了出來,雖然看上去是力戰不逮,但焉知有沒有詐,要是在城內設下了陷阱,自己說不定會栽個跟頭。

這一搜之下,倒是發現了幾個頗為危險之處,這些地方堆滿了柴草,裡麵還潑散上了桐油,顯然是準備點火的,就是不知道是沒來得及,還是等著讓袁譚軍入城後再發動。

不過既然被發現,這計策就沒用了,袁譚讓兵士將這些柴草分散運到城外,再三搜查,確保副城沒有問題,這才放心讓兵士進入駐守。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急需這樣一座副城作為據點,抵禦袁熙軍這幾日的騷擾偷襲。

若還是像前幾日那樣的夜襲,兵士們在營寨中很容易炸營,袁譚雖有應對之策,但也是勞心費力,小心翼翼地撐過去了這幾天,才能安然打到東武城下,若是發生一點差池,說不定結果便完全不同了。

而這座副城雖然占地方圓也就數裡,但對於現在的袁譚軍來說,不異於一座堅固的堡壘,兵士在其中駐紮,即使遭遇敵襲也不會慌亂,所以在打下了這座副城之後,袁譚才如此高興。

他帶兵入城,一邊派兵士駐守,一邊派人將整個城裡翻了個底朝天,等排除了一切可能的隱患後,才放心下來。

如今城內湧入了一萬多人,皆是袁譚軍精銳,而剩下的三萬多人,則依托副城城牆紮營,構建出了一套防禦陣勢出來。

這樣一來,袁譚自忖即使袁熙軍大舉攻打,也奈何不了自己了!

天色漸黑,袁熙軍眼見尋找不到機會,騎兵便各自散去,張遼徐晃讓兵士在東武和另外一座副城之間紮營,兩人則單獨入城,去見袁熙。

袁熙官邸裡麵,張勳昌豨等人早到了,兩人麵帶愧色,向袁熙請罪,畢竟他們可以說在袁熙手下寸功未立,如今又打了敗仗,一時間抬不起頭來。

袁熙正出言安慰,卻見張遼徐晃進來,便讓眾人落座,說道:“大家來的正好,我正想說些事情。”

“今天的交鋒,還未結束。”

眾人本來已經有些喪氣的心裡,陡然為之一振。

諸葛亮出聲道:“事到如今,也不瞞諸位,當初定下的計策,便是火攻。”

“當然,此計未必成功,畢竟袁譚很是謹慎,進入副城後必然會自信搜尋,探子回報說,其已經將收到的引火之物都送到了城外。”

“如此一來,便不知道城中到底能剩下多少能燒的,效果可能也會大打折扣。”

“但此計的初衷,倒不是要燒死多少人,而是讓城中大亂,目的便已經達到了。”

“諸位今日也看到了,袁譚軍很是難纏,不用計的話,這場交戰很可能會曠日持久。”

“所以成與不成,皆在今晚,諸位各自歸位聽後號令,若是對方城中火起,便出動所有兵士決戰!”

眾將聽了,這才明白過來,齊齊領命。

這種火攻情報袁熙到不擔心泄露,即使泄露,袁譚如今也無法應對了,他還能因為個真假難辨的消息棄城不成?

真要那樣,夜晚棄城隻會讓士氣混亂,袁熙還是能趁機打過去!

隨著夜色降臨,袁譚沒有睡意,他在城中帶人巡視,見兵士正在忙忙碌碌,連夜搭建木樓。

因為副城城牆太矮,不好觀察敵情,而這種木樓高出城牆數丈,用於觀察示警都很好用,袁譚登上一座經建好的木樓頂上,掏出望遠鏡,看向東武城的方向。

借著月色,袁譚發現東武城頭的兵士在來回巡邏,但這人數,似乎有些多?

袁譚沉思起來,他隱隱約約覺得哪裡不對,但就是說不上來,袁熙真的是這麼輕易放棄的人嗎?

先前袁熙在鄴城的動作,讓袁譚印象深刻,要說當初北新城和袁譚見麵,之後青州徐州之戰聯手,讓袁譚一步步認清楚了袁熙的威脅遠大於袁尚,而袁熙最先進入鄴城,才是讓袁譚真正體會到了袁熙的誌向和隱忍。

這樣的人,會白白放棄一個副城給自己,而什麼都不做嗎?

袁譚想了想,隨即問身邊的親衛道:“城中搜尋的怎麼樣了?”

親衛答道:“來回搜了好幾遍了,除了幾個被堵的很嚴實的地方,其他都沒有發現異狀。”

“這幾處地方留有通風出口,我們一度懷疑裡麵有人,但是搜尋之後發現可能隻是些地窖通道,裡麵並無人跡。”

袁譚沉思起來,無人的地窖通道?

這派史某些工事或者存放輜重的地方,要說通道工事,最擅長的應該是冀州兵,袁熙的青州兵,也學著挖這些東西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