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照不宣(1 / 2)

見郭嘉問話,諸葛亮下意識就想說觀星觀的。

但隨後他馬上思慮起來,郭嘉很可能便是袁熙身邊的觀星高人,自己要是這麼說,豈不是貽笑大方?

隨即諸葛亮思索一下,出聲道:“剛才雖然是逢場作戲,但其中疏漏也太過明顯。”

“且不說至少有三處微小的破綻,最大的問題,是一個人被燒死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實在太不正常。”

“即使我都能看到的出來,張繡豈能不知,這擺明了就是在互相試探吧?”

“哦?”郭嘉饒有興趣道:“為什麼這麼想?”

“因為先生想要看清張繡這個人。”諸葛亮沉聲道。

“主公以仁義治理天下,如果張繡是這種滅情絕性,將家族的聲名都歸結到一個女子身上的人,其作為部下,也很難說在危難之時能否靠得住。”

“所以先生才故意露出了這麼個破綻,便是為了看張繡的反應。”

郭嘉聽了,言道:“那孔明說說看,張繡的反應如何?”

諸葛亮答道:“張繡必然是知道燒死的不是他的嬸娘。”

“這個時候,如果其發怒揭破此事,說明其胸無城府,徒有勇猛精進,倒是可堪一用,但難當大任。”

“若是其忍了下來,有兩種可能。”

“一是張繡為了家族名聲,隻是做個表態,其實他並沒有將其嬸娘至於死地的想法,倒能顯得其顧念舊情,這種人作為部下,心中有一份情分在,能對主公付出相應的忠心。”

“二是他是真心置其嬸娘以死地,但得知那屍體並不是本人後,隻是在隱忍不發,裝作被騙過的樣子,這樣才是最可怕的。”

“這說明其野心勃勃,暫未和主公翻臉,隻是時機未到,這種部下其實最為危險。”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便是張繡真的沒有看出來。”

郭嘉聽了,轉頭對袁熙說道:“使君眼光確實不錯,他能看到這些,也算是極為難得了。”

他轉向諸葛亮,“那依孔明之見,張繡是哪一種?”

諸葛亮想了片刻,出聲道:“應該是知道前一種。”

“他對於燒死自家嬸娘,其實心內是頗為矛盾的。”

“當初我觀點火之時,其麵貌頗為複雜,手放到背後交叉用力握住,顯然其心內也頗為糾結。”

“其先看到女屍的時候,臉上現出了愧色,但其仔細看了幾眼後,臉尤其是盯住了其手腕幾眼,上卻露出了釋然之色。”

“我觀那屍體手腕上並無長物,而以張繡嬸娘的身份而言,其手上應該是有手鐲等飾物的,所以張繡才會看出來並非本人。”

諸葛亮一口氣說完,郭嘉先是愣了片刻,隨即搖頭道:“若非孔明沒有親見,我還以為孔明謀劃了此事。”

“孔明猜的,都全中了。”

他看向袁熙,“恭喜公子又得一人才啊。”

袁熙微笑道:“應該是恭喜先生得一弟子才對。”

郭嘉微微搖頭,“我能教他的,隻怕不多。”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人和人之間,從生下那一刻起,差距便很大啊。”

袁熙笑道:“確實。”

他走到一邊,拿著環首道刀鞘在地上的一塊木板處篤篤篤點了幾下,聲音仿佛有下有空洞。

不一會,木板便被掀開,下麵竟然是一條斜的地道,還鋪有台階,有兩名兵士當先走出,對袁熙彎身行禮。

然後一個婦人惴惴不安地走了出來,諸葛亮觀之,發現其確實頗有姿色,心道這應該是就是張繡的嬸娘鄒氏了。

她一走上來,就對袁熙拜道:“多謝使君救命之恩。”

袁熙擺手道:“無妨,此事本罪不在你,若是枉死,也可惜些。”

郭嘉出聲道:“但夫人從此不能拋頭露麵,若被人看到,難免傳出風言風語,鬨大了張繡被逼出麵,關乎兩邊顏麵,夫人一樣難逃一劫。”

鄒氏也是知趣,低聲道:“妾找個山野之地隱居便是了。”

呂玲綺笑道:“長的倒是好,使君不考慮下?”

袁熙臉色尷尬,“我是為了救人性命,不是為了其他。”

他還沒說出來的是,鄒氏身份敏感,留在自己這裡,實在是不怎麼合適。

袁熙對於人婦倒是不排斥,相反還有不少興趣,但鄒氏這種情況極為特殊,屬於盟友的長輩,若是染指,後麵很難說不會出問題,袁熙可不想和曹操一樣惹得一身騷。

不過鄒氏一個女子,讓其去山野隱居,和自殺也沒有什麼差彆了,而且鄒氏這種容貌,很容易被人被人盯上,袁熙想了想,便對郭嘉道:“先生覺得怎麼安置鄒夫人好?”

郭嘉打眼一見,便知道袁熙不準備納鄒氏,想給其安置各地方,他心道鄒氏留在袁熙陣營中確實不妥,但以鄒氏的身份,誰敢收留她?

他想了想,失笑道:“有個辦法,但不知道行不行。”

“倒是有個人的身份,能庇護鄒夫人?”

“我見關將軍這兩天,頗有些魂不守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