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再回合肥(1 / 2)

袁熙站在船頭,望著身後浩浩蕩蕩的船隊,心道果然古時打仗,皆是離不開水啊。

大軍出征,人馬行軍多是沿著河流,再不濟也要規劃好行軍地點,確保下一個駐紮的地點有水源。

隻有這樣,才能保障兵士的體力和水分補給,也常常因為這樣,橫跨兩地的攻防戰爭中,行進路線的選擇,其實是會受到極大限製的,往往兩地之間適合的路線隻有寥寥數條,甚至隻有一條。

若能精通了解當地地理情況,謀士們便能從地圖上推測出敵軍的動向,提前布置伏兵,從而克敵製勝。

另一方麵,打仗打得就是補給,這個時代道路狀況極差,一場大雨就能把陸地破壞的泥濘不堪,載重頗多的後勤車隊便寸步難行。

而且陸地運輸,不是人力就是畜力,本身也需要食物,所以一路下來損耗極大。

但水路便沒有這個問題,隨便一艘小船的載重,就能比得上十幾甚至幾十輛馬車,而所需人力更少,運輸速度更快,損耗更低,且不受天氣路況限製。

所以大規模的戰爭,往往伴隨著基於水係的後勤補給,才能發動起來,所以從這點上來看,大江大河附近的戰爭規模,要遠大於山地丘陵和乾旱地區。

當然,這點在塞外草原地區也不例外,要打入對方腹地,需要對沿途的水源非常熟悉,不然碰不到敵人,自己這邊就餓死渴死了。

如今袁熙打下廬江後,繳獲的戰船達到了大小數百艘,加上他原本就有的船隻,其數目已經可以支撐起長江北岸的大軍輜重糧草運輸。

袁熙先前並有盲目建造船隻,而是用造船的相當一部分,用來製作戰爭器械,現在借助繳獲的戰船,他終於能夠把這些器械從廣陵運出進入巢湖,給合肥城來個全麵攻擊!

他的這條進軍路線,和後世孫權攻打合肥是一樣的,都是先控製廬江的皖口,然後攻取皖城,帶十萬大軍北上,攻擊合肥。

所不同的是,那時候發東吳和魏國對於巢湖的爭奪從未停止過,魏軍也利用巢湖訓練出了一支水軍,兩邊的戰爭持續了十幾年,都沒有分出結果。

但袁熙這一次,卻是出其不意發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依靠陸路的劉備軍和自己的水軍,齊同並進控製了巢湖,把合肥變成了一座孤城。

而且之後劉備軍圍點打援,將來援的袁術軍擊潰幾次後,合肥城內的守軍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除非出現後世張遼那種人,否則一絲翻盤的希望都沒。

但即使對麵有張遼這種武將,他要麵對的也是劉關張三人,這可比孫權難大多了。

船隻停靠在巢湖碼頭,關羽張飛早已經提前等著,張飛嘴裡兀自嘟嘟囔囔。

他心中憤憤不平,劉備讓他和關羽來迎接袁熙,以示尊重,但張飛就是看那凶虎不順眼,想到對方年紀輕輕,卻混的風生水起,連自己兄弟三人,都成了對方的客將,這讓張飛心裡怎麼平衡?

但想歸想,張飛表麵還是要做出一番樣子來的,但看到袁熙軍正在下船的兩員將領,張飛更加難受了。

一邊是高順,帶著數百陷陣營,人高馬大,兵甲精良,張飛是識貨的,一眼就看出兵士身上的裝備花費,怕不是比自己手下十幾人都多!

真是浪費!

張飛心中充滿了羨慕嫉妒,感覺酸溜溜的,把目光轉向了另外一人。

然後他徹底破防了。

這不是當初被自己三兄弟圍住,差點殺死的白波軍將領徐晃嗎?

幾天不見,怎麼升的這麼高了!

張飛目瞪口呆看著徐晃身後的旗號,這不是雜號將軍嗎?

張飛這才反應過來,這凶虎是有天子授予的開府權力的!

當初劉協封白波軍四方將軍,有開府權力,其實象征意義更大一些,因為一是白波軍沒有底蘊,手下都是些山賊,就是亂封官職,也拿不出這麼多俸祿來。

但後來白波軍將領身死,袁熙替補上位後,情況便不同了,他本身背靠袁氏,底蘊深厚,要名聲有名聲,要底盤有地盤,拿出領地俸祿封幾個雜號將軍,還是毫無問題的。

於是除了地位超然的趙雲外,徐晃這投降袁熙還不到兩個月,便成了地位僅次於太史慈高順田豫三人的雜號將軍,比張飛都高了一級!

張飛心中吐血,太不是人了,自己走到今天這一步,花了十幾年時間,憑什麼這徐晃一個降將何德何能,有如此待遇?

此時最前麵的大船上,袁熙身著甲胄走了下來,沮授陸遜,太史慈呂玲綺跟在後麵。

袁熙看到身前的眾人,不禁有些誌得意滿,也隻有他知道,自己的這批手下,加上對麵的劉關張,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此時關羽已經快步走上,拱手道:“奉大哥之命,前來迎接使君。”

張飛聽了,也值得拱手道:“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