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都不正常(1 / 2)

幽州薊城,一隊馬車趁著夜色掩映,在城門下叫門,守軍城頭放下繩子,拿到對方令牌後,連忙開門將車隊迎了進去。

車隊一路到了薊城官邸前麵,趙雲早得知消息,從府裡迎了出來,對匆匆趕下馬車的郭嘉奇道:“先生怎麼來了?”

先前郭嘉和田豫去北新城防範南匈奴,趙雲坐鎮薊城,而如今郭嘉卻是不聲不響趕回來,還是連夜入城,趙雲心道這是發生了什麼緊急情況?

郭嘉一臉凝重,指揮兵士把一大包袱竹簡馬車這裡麵背了出來,對趙雲道:“進去說。”

趙雲見郭嘉從未這麼緊張過,連忙帶著郭嘉進了書房,郭嘉進屋後也不客氣,讓人打開包袱,一筒筒竹簡掉了出來。

他彎腰拾起,依次擺放在桌案上,說道:“將軍請看。”

趙雲不明所以,連忙一卷卷拆開,發現裡麵都是幽州這幾個月來各地的情報。

郭嘉道:“國讓負責幽州情報收集,所以這段時間,所有的軍情和探子密報,都送到了北新城處。”

“但前幾日我查看情報,卻越看越不對勁。”

趙雲看著一堆堆的竹簡,急切間也摸不到頭腦,連忙道:“還請先生解惑。”

郭嘉拿過一筒竹簡展開,指著說道:“這是幽州派出的例行巡檢騎軍,路線是幽州到徐州沿岸碼頭。”

“其在漁陽漂榆邑碼頭出發,一路沿海岸下南下,順利通過的了冀州渤海,但在進入青州時,卻被攔了下來,告知不能通過。”

趙雲聽了,疑惑道:“難道是袁青州因為東萊海戰一事心生不滿,所以故意刁難?”

郭嘉搖頭道:“但海路海船的碼頭是一直開放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阻止同為袁氏的騎軍?”

他又抽出一支竹簡,“冀州的探子,說黃河以南,多次有小股不明軍隊調動,而晚上尤甚。”

趙雲不解道:“人數多少,有什麼異常?”

郭嘉沉聲道:“倒不是很多,約莫一兩百人。”

趙雲剛鬆了口氣,就聽郭嘉道:“但這種情況連續持續了一個多月,而且並不是這一路,有好幾路都是這樣!”

趙雲這才警覺起來,“去的什麼方向?”

郭嘉回道:“是兗州最東部的泰山郡!”

趙雲臉色這才凝重起來,“若情報為真,這調兵規模實在不小,但為什麼是泰山郡?”

“難道曹操看袁譚大肆收編泰山賊,故而眼紅,也想要分一杯羹?”

郭嘉歎道:“問題就在這裡。”

“要說其分批調兵,意圖偷襲泰山賊,確實倒也說得通,但時間越久越容易暴露,這批兵士如今卻是杳無音信,他們在乾什麼?”

他又抽出了一條竹簡,“這是青州和琅琊探子傳回來的情報。”

“袁青州麾下的兵士陳列邊境,從兗州泰山郡到徐州下邳北麵,都發現了行蹤。”

“袁青州如此做,是為了什麼?”

趙雲明白此事著實蹊蹺,說道:“難道這兩邊知道對方底細,想要互相攻擊?”

他隨即搖頭,“不對,有問題。”

“這種大規模調兵,不可能無的放矢,必然有所圖謀。”

“關鍵是,袁青州知會公子了麼?”

郭嘉撫掌道:“將軍說到點子上了!”

“袁青州若是用兵,肯定會告訴公子,畢竟兩邊同為袁氏子弟,若是什麼都不周知,難免有誤判之意外。”

“如果知會了公子,便說明其行事坦蕩,即使不告訴內情,多少也應該有所暗示。”

“但如果將其隱瞞,讓公子蒙在鼓裡,隻怕問題就很大了!”

趙雲悚然而驚,“先生這是說,袁青州欲對公子不利?”

郭嘉歎道:“我也不清楚,但結合袁青州的動向,我發現,之前我等忽略了一件事情。”

“經過這件事後,袁青州可能心裡有所芥蒂,或者更甚!”

趙雲忙道:“什麼事情?”

郭嘉一臉凝重,“公子誕下男丁之事!”

“一個也就罷了,關鍵還是兩個!”

“這可是袁家第三代唯二的兩個男嗣,你說袁青州會怎麼想?”

趙雲悚然而驚,“先生說的沒錯,袁青州的心態,確實可能因此發生極大變化!”

“要不要現在發信提醒公子?”

郭嘉歎道:“現在發信,到徐州至少要七八天時間。”

“畢竟算算路程,公子已經到了徐州,若是到了廣陵還好,畢竟那邊有太史將軍,應該能保得周全。”

“但要是在海西.”

趙雲霍然而起,“勞煩先生坐鎮,雲現在就帶兵趕往徐州!”

“要是等著公子那邊發生什麼事情,再動身就晚了!”

郭嘉點頭道:“將軍說的沒錯,我也是這麼想。”

“如今我們一係,全賴公子聚合,若其發生了什麼事情,幽州也收歸袁氏,我們這批人何去何從?”

“公子絕對不能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