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希望落空(1 / 2)

袁熙的船隊緩緩駛入海西港口。

他之所以要在這裡先逗留幾天,一是因為此時廣陵有陳登和太史慈坐鎮,又沒有開戰,所以也不急著過去。

再就是海西城裡除了他要見的甄堯外,還有一個人。

臧洪。

當初袁熙讓臧洪帶人去廣陵,後來他咂摸過味來,發現如果讓臧洪去廣陵治所,不太合適。

臧洪作為酸棗聯軍盟主,嚴格來說算是和袁紹一輩的,而陳登太史慈作為袁熙下屬,麵對臧洪這個本地豪強的時候,難免有些束手束腳。

如果臧洪是個知進退的人也就罷了,但偏偏有其造反起事的前車之鑒,萬一其真的腦子進水,做出些離譜的事情來,可就麻煩了。

廣陵城是袁熙在徐州最重要的戰略治所,所以他不惜將太史慈這種大將放在此地鎮守,最後袁熙思慮再三,又給陳登發了封急信,讓其妥善安排臧洪和其手下兵民。

陳登心領神會,當即派出兵士迎接引路,將臧洪諸人安置到了海西。

袁熙得知後,頗為滿意,海西作為港口,百姓多有出海行商者,民風彪悍,這對於臧洪來說,也多少算個限製。

而且海上行商意外頻發,人員損耗率很高,好處是能夠快速發家,臧洪帶來的近萬百姓想要謀生,很大幾率會選擇這條路,這無疑也能為海西海上貿易的增加新血。

但袁熙同時也有些擔心,甄堯作為海西城守,能不能壓得住臧洪?

對袁熙來說,海西這個重要港口也不容有失,所以他必須親自過來,和臧洪好好談談。

他帶人下了碼頭,發現甄堯正在岸上迎接,麵上壓抑不住喜色。

甄堯已經得知甄宓生子的事情,這對於他來說也是一顆定心丸,畢竟世紀大族中,多有因為男嗣另立正妻之事。

如今袁熙勢力越發壯大,和甄家的地位差距越來越大,要是彆的夫人先一步誕下男丁,袁熙另立繼承人,甄家其實是毫無反抗能力的。

所以聽到甄宓生子的消息後,所有甄家之人,都是如釋重負。

袁熙快走幾步,握住甄堯的手道:“兄辛苦了。”

甄堯聽到這個稱呼,心下更是高興,剛要說話,卻見袁熙身後跟著個英姿颯爽的女將,背上還有兩把短戟,連忙收斂神色道:“見過使君。”

他心道這便是傳說中溫侯的獨女了,對方不僅是大將軍女兒,封君之後身份愈高,而且還和袁熙寸步不離,顯然極受寵愛,小妹可是有個勁敵了啊。

袁熙心情極好,因為他看到海西碼頭上,船隻來往極為頻繁,顯然甄堯將此地經營的不錯,他開口道:“海外商船有沒有找到新的貨物?”

甄堯連忙拿出幾筒竹簡,說道:“這一年來,海外首先回來的船隻有五艘,帶來的貨物,皆已寫在上麵。”

他麵有愧色,“公子所說的棉花買到了,卻是出現了些問題。”

袁熙本來期待滿滿,聞言出聲道:“怎麼回事?”

甄堯歎道:“有艘船到達了天竺,也拿到了公子所說的棉花和種子。”

“但回來的路上卻遭遇了風浪,貨物毀壞的七七八八,幾乎都丟失了。”

袁熙聽了,瞬間如遭當頭一桶冷水澆下。

海路貿易風險很大,能從天竺得到棉花不易,之後也能根據相同的貿易路線,再度派海船過去貿易,但即使非常順利的話,至少也要一兩年之後了。

即使拿到種子,也得找合適的土壤和地區栽培,這些東西適合天竺,未必非常適合中原土壤,誰都不知道什麼條件是最合適的,隻能不斷去嘗試雜交,最後選出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植株來。

這可能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運氣差的話,可能很長時間內會一無所獲,這一番下來,什麼時候形成規模種植,還是未知數。

雖然說袁熙正當壯年,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等得起,但天下卻等不起了。

漢末進入了華夏曆史上兩大冰河期中的第一個,導致人們對此根本沒有經驗應對,由此而來的,便是人口大規模銳減。

有研究表明,漢末人口大概縮減了至少三千萬,在這之中,其實死於戰亂的,不到十分之一。

而剩下十有八九的人,則是死於瘟疫,饑餓和寒冷。

饑餓且不說,如果能推廣棉花,對於防護瘟疫和寒冷,是極有作用的。

衣食住行,衣在前麵,在袁熙看來,棉花是幫助華夏度過冰河期的關鍵物品之一!

如今他的雄心壯誌,在邁出第一步時,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怎麼能不讓他難受?

甄堯見了,低聲道:“碼頭庫房還存著當時搶救下來的貨物,使君要不要去看看?”

袁熙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說道:“好,咱們一起去。”

眾人到了幾間頗大的庫房麵前,甄堯令海事官打開庫門,袁熙往裡麵一看,裡麵零零散散堆著百十隻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