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吃瓜看戲(1 / 2)

<b>最新網址:侯夫人很快便帶著女兒回來了,她按照華佗的方子抓了兩付草藥,在屋裡煎了起來。

袁熙到門口,問侯夫人要不要幫忙,侯夫人在門後回說,華佗看後認為是感染了風寒,但會傳給彆人,讓侯夫人和孩子暫時不要見外人。

袁熙聽了,心道這樣子怕是流感,如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靠孩子身體撐過去了。

他出聲道:“夫人照顧好孩子,凡飯菜熱水一類,我讓人給夫人送去。”

“如今這種情況,還是讓孩子多喝熱水,儘量少喝生水為妙。”

侯氏在門後謝道:“多謝使君,讓人放到門口即可,妾聽到敲門,拿進去便是。”

袁熙知道再多的事情自己也幫不上,他到了後廚,吩咐仆人最近府中儘量飲用燒開的水,一個婢女聽了,苦笑道:“使君,這樣府裡的柴可是不太夠用啊。”

袁熙聽了說道:“你們先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如今有疾病傳染,若是喝生水壞了肚子,情況會更加嚴重。”

這由不得他不小心,漢代的傳染病研究,還沒有形成係統,很容易大規模流行疫病,短短幾十年時間,記載人口從巔峰的六千萬下降到一千萬,戰爭固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但由此帶來的災荒疫病,也是人口殺手之一。

眾人聽了,當下領命。

袁熙走出廚房,看著仆人們劈這木柴,心道製約社會發展的一大因素,還是能源啊。

能用作燒火的木柴,其實並不如想象的多,尤其是很多樹木含有水分,點起來濃煙滾滾,並不方便,平常用的還是枯枝枯木。

有錢人會用木炭,但燒炭這種行為本身就很奢侈,袁熙也不太喜歡,但偏偏除了木柴之外,一時間很難找到其他能源。

袁熙所能想到的替代品,隻能是煤了。

說來幽州被後世稱為富庶之地,一大原因就是因為河北地區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分布極廣,是北方的主要產煤區之一。

當然,並州到河內一帶,在黑山的位置也有不少煤礦。

煤炭在早期被稱為“石墨”或“石炭”,這一名稱是相對於“木炭”而言的,“石墨可書,又燃之難儘,亦謂之石炭”,唐宋以降,對煤炭的普遍稱呼是“石炭”,後來這一叫法,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

唐宋時,煤炭隻有小規模開采,到了明代才開始形成氣候,彼時產煤大省主要是山西、北京等地,到了清代,河北地區一躍而成為全國的主要的煤炭產地之一。

不過工業革命以前,開采煤礦都是土法采煤,不僅危險很大,效率也很低,除非發展出相應的工業配套設施和技術,不然的話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產出不成正比。

但煤炭又是如此重要,作為蒸汽機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卻是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無法避開的一道難題。

袁熙心道探測煤礦的事情可以儘早提上日程,即使隻作為作為燃料,其從運輸便利和取暖效率上,比木柴高太多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即使發現煤礦,也隻能小規模開采,燃料能源還是以木柴為主。

袁熙召集眾人,將日程安排明了,趙雲動身去薊城,高順練兵,田豫在監督降兵勞教。

再過些幾日,秋收秋種便要開始,如今北新城在新的屯田製推動下,早已經不是最初依靠幾千畝田地支撐的慘淡模樣,而是開辟了數十倍的荒地,無數從黑山逃來的百姓,正在其上耕種。

等袁熙處理完瑣事回府,天已經黑了,便和呂玲綺曹憲兩女一起吃了頓便飯。

曹憲此女很是善於和人打交道,和呂玲綺早已經相熟,幾人邊吃邊談,袁熙這些日子事務繁忙,吃完飯便覺有些疲憊,曹憲眼睛咕嚕嚕轉了兩下,說道:“公子和夫人來到北新城,還沒來得及沐浴吧?”

“我讓人在後麵燒了水,已經在沐桶中備好了熱水,公子夫人要不要一起去?”

這話一出,倒把呂玲綺鬨了個大紅臉,她咬牙道:“不,不用了。”

袁熙見呂玲綺難得害羞起來,心中大樂,便道:“你先去洗好了。”

呂玲綺堅持不過,便帶著乾淨衣物,扭扭捏捏去了。

曹憲見呂玲綺離開,趕緊湊近袁熙,悄聲道:“公子,機會來了!”

“聽說你和夫人還沒來得及那個吧?”

“今天我聽夫人不經意間提起,好像她對此頗有怨氣呢。”

“今天可是個大好機會,還不快把她拿下?”

袁熙疑惑道:“你怎麼比我還上心?”

“不過說來成婚後,我便急著趕回來,卻是一路上有些急了,未免忽視了她的想法。”

“也罷,一會我去看看她。”

曹憲見袁熙起身離去,心中得意,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就看今天晚上誰勝誰負了!

吃瓜看戲,永遠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樂趣啊!

曹憲探頭探腦跑到浴室小屋門外,見袁熙進去,裡麵響起了驚呼聲,隨即是撲騰踢水的聲音。

呂玲綺羞惱的聲音從裡麵傳了出來,罵著罵著聲音便低了下去,隨後還有小聲小氣的求饒聲,裡麵竟然帶了一絲媚意。

曹憲足足偷聽了小半個時辰,呂玲綺和袁熙才穿戴整齊從裡麵出來,呂玲綺臉上嬌豔欲滴,看向袁熙的眼睛中仿佛都能滴出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