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重回鄴城(1 / 2)

<b>最新網址:廣陵。

陳登走進屋裡,見陸遜正在翻閱藏書。

這幾間屋子裡放的,都是陳登從家裡帶出來的典籍,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異聞雜談,五花八門皆有,可以說是家族上百年的積累和傳承。。

陸遜跟著太史慈回到廣陵後,對這些藏書頗感興趣,連續好幾天都泡在屋裡了。

他看書看得極快,陳登在屋外就聽到竹簡翻動的嘩拉拉的聲響,進門時見陸遜將竹簡拆開,然後順著卷起的方向劃開,等完全攤開的時候,其手指指向,赫然已經看完了好幾根竹條上的字。

陸遜目光不斷掃視,不出一盞茶的時分,便將這筒竹簡看完,他再把手一劃,卷起竹簡綁好,放在一邊,又拆開了一筒。

陸遜看得速度有快有慢,快的隻是略略一掃,便放到一邊,慢的常常會思索片刻,才繼續讀下去。

陳登也不打擾他,站在旁邊好一會,陸遜偶然抬頭才察覺陳登來了,連忙起身拜道:“見過太守。”

陳登回禮道:“伯言不必多禮。”

兩人相對坐下,陸遜道:“是不是遜在這裡給太守添了麻煩?”

陳登說道:“哪裡,伯言大才,將來成就必然在我之上。”

“當初使君素未謀麵,就對伯言稱讚有加,若是得知伯言來投,必然大喜過望。”

陸遜早就聽說袁熙指名招攬自己的事情,麵上露出一絲疑惑之色,“使君如今已經揚名天下,如何知道遜這種藉藉無名之輩?”

“聽說使君還極為看重於我,實在是不可思議。”

陳登笑道:“確實,我在見到使君之前,也不相信他能救我一命呢。”

“隻能說使君眼光獨到,能窺得一絲天機,常人不能及也。”

陸遜聽了,心道這隻怕是以訛傳訛,世上哪有未卜先知之人?

陳登不知陸遜想法,說道:“伯言已經得知了懷城發生的事情了吧?”

陸遜點頭道:“已經從太史將軍那邊得知了,使君麾下謀士武將,皆有過人之處,能立下大功,實賴使君禦下之能。”

陳登說道:“如今使君去了鄴城,尚未得知伯言來廣陵之事。”

“當初使君叮囑,若伯言來投,必來和伯言相見。”

“但有一點很是麻煩,我們能收到公子發來的急信,蓋因我們一直身在廣陵。”

“但公子不同,其先去懷城,後去鄴城,之後去哪裡,還不一定,所以我們即使送信,也未必找得到使君。”

“我來是想問問伯言,你是要一直等在廣陵,等人送信,還是去鄴城尋找使君?”

陸遜猶豫了一下,出聲道:“遜自投廣陵,寸功未立,此時離開,若江東來攻”

陳宮笑道:“無妨,江東此時正在揚州擴張地盤,不會到廣陵來徒廢兵力。”

“而且先前其也試探過一次,被我和子義聯手打退,短時間內應該是不會來了。”

“登倒不是不想留伯言,而是使君對伯言極為看重,給伯言安排什麼官職合適,登也心中沒數,不如讓使君親自決定。”

兩人正說話間,又有急報送來,陳登接過一看,疑惑道:“奇怪,怎麼這幾日來,反而是北麵不穩了?”

他將情報遞給陸遜,說道:“伯言怎麼看?”

陸遜仔細看完,臉色微變,說道:“不好。”

這份情報,是關於劉備那邊的動向的。

東海的糜芳,其所建船隊,在北上貿易時,又被在青州黃巾的管亥海賊船隊劫掠,財貨損失殆儘,人員也多有傷亡。

糜芳聞言大怒,領兵出海交戰,兩邊各有死傷,糜芳這邊吃了不小的虧,退回港內。

這對糜芳來說其實是虧大了,因為這等於是喪失了海上商路的控製權,以後誰還敢從海路行商?

這件事對於廣陵的影響其實也不小,因為廣陵背靠的是甄家商路,甄家糜家進貨渠道各有不同,兩者關係還不錯,能夠互通有無。

但這樣一來,糜家斷了渠道,廣陵貿易也會受到影響。

陸遜見了,搖頭道:“青州黃巾那些人,怎麼可能懂得建造海船,十有八九,背後還是袁青州。”

“這是明顯想要擴張地盤了,放眼望去,也隻有從徐州南下。”

“雖然劉豫州是他的舉主,但如果把事情都推到黃巾賊頭上,便無法追查。”

陳登聽了,麵有憂色,“我就怕這個。”

“但是他為什麼這麼急?”

“膽子又為什麼這麼大?”

陸遜想了想,出聲道:“有好幾種可能,我能想到的一種情況,便是其很可能和黃巾賊聯手了。”

“若是收編了黃巾賊包括泰山賊,多出了這麼多吃飯的嘴,糧草必然告急。”

“這些人不能白養著,最好是用來打仗,一方麵可以縮減人口,一方麵可以擴張地盤,一舉兩得。”

陳登聽了,麵上憂色又多了幾分,“伯言年紀雖小,看事卻目光如炬。”

“袁青州行事決絕,我擔心其對廣陵也有想法,一個處理不好,怕是會影響使君和其的關係。”

陸遜輕聲道:“現在無異於與虎謀皮,袁青州若是得了泰山賊,兵力隻怕暴增至少數萬,隻怕一個徐州,是無法滿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