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江東變故(1 / 2)

<b>最新網址:孔融夫人聽了,麵露憂色,“現在外麵兵荒馬亂的,出去很危險吧?”

孔融歎道:“就是因為兵荒馬亂才出去,天子如今被困在安邑,要是再這樣下去,隻怕李傕那些人打過來,咱們都跑不了。”

“所以我奉天子之命,去迎接前來救駕的呂布。”

孔融夫人聽了,隻得道:“溫侯?那夫君可要保重安危,聽說那人凶得很。”

孔融想到同來的還有幽州軍,相比呂布,這更讓他煩躁,他腦中不由浮現出了袁熙那張可惡的臉,隨口道:“孩子今日怎麼樣了?”

孔融夫人麵露憂色,“精神還不太好,上次元化先生開的調理方子,先前在徐州吃過幾付,倒是好轉了些。”

“但咱們這一路奔波,直到進了安邑,哪想到會是這幅光景,城裡衣食尚且不能保證,更不要說藥材了。”

“再停藥幾個月,隻怕她身體出現變故,到時就麻煩了。”

孔融聽了,也是有些煩心,揮手道:“我知道了,我到時候想想辦法便是。”

吳郡治所曲阿,太史慈正和陸遜說著話。

早些時候,太史慈采納了陸遜的建議,給袁熙發信,言說離間袁術孫策之計,又說陸遜年少有為,確如袁熙所料,值得結交。

袁熙很快便回信,說他已經知道了,馬上便著手去做。

同時給太史慈說,一定要想辦法拉攏陸遜,而且特彆強調,不是陸家,而是陸遜,如果要花十分力,九分半在陸遜身上,半分在陸績身上即可。

陸遜要有什麼條件,太史慈儘管先答應下來,先想辦法把陸遜弄到廣陵最好。

太史慈拿到信後,心道公子還真是重視陸遜啊,讓他想不通的是,光憑自己先前提及到幾件事,袁熙斷不會如此重視此人,個中原因,就是自己猜得到的了。

不過讓太史慈頭痛的是,自許劭病死後,劉繇也頗為看重陸遜,有意將其培養成謀士,在太史慈看來,這邊相對於劉繇,是毫無競爭優勢的。

畢竟陸家世居吳地,要說服陸遜背井離鄉去幽州投奔袁熙,難度還是很大的。

然而現在情況倒是有所好轉,不知袁熙做了什麼,孫策那邊竟然真的暫時停戰了,讓吳郡獲得了些許喘息之機。

劉繇趁此機會,點齊兵馬,親自帶兵去豫章討伐笮融去了!

太史慈知道劉繇這人頗為將義氣,但能做到這份上的,也是不多。

吳郡這邊,主掌軍事的是劉繇長子劉基,太史慈負責協防,說來劉繇確實有名士之風,就這麼放心走了。

如今孫策停戰,太史慈也樂得清閒,要不是他奉了袁熙之命挖江東士族的牆角,早就會廣陵去了。

正當太史慈可以刻意結交陸遜時,袁術那邊所作所為,讓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

袁術派大將張勳橋蕤帶軍去司隸,這一舉動登時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司隸是天子車隊所在,袁術又有了自立之意,天下諸侯,莫不心中驚疑不定,心道袁術這是要公然造反?

而且先前偃旗息鼓的孫策,卻突然集結兵士,重啟戰端,開始猛攻吳郡!

這一下子負責防守江邊的樊能張英叫苦不迭,太史慈趕去救急,幾場仗下來,發現孫策部將越發悍不畏死,顯然是下決心不惜代價,也要拿下吳郡!

這時機選的極為惡心,此時劉繇已經到了豫章,在和笮融交戰,根本無法抽身回援。

陸遜臉色難看,麵有愧色,“小子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孫策江東虎狼,所圖甚大,一封書信,豈能讓他熄了狼子野心?”

“這明顯是看袁公路大將去了司隸,無法轄製於他,便開始有想法了!”

“小子猜測,孫策雖認袁公路為義父,其早有不臣之心,現其大勢已成,手下謀士猛將如雲,連袁術早已轄製不住。”

“否則袁公路也不會另尋他途,派大將去占據司隸去了。”

“我猜測,袁術一方麵是想威逼天子,一方麵是想奪取荊州,因為荊州才是天下爭奪的關鍵。”

“他多去司隸,不僅可以打通去荊州的通道,還可以孤立孫策,打壓他的勢頭。”

“但袁公路怕是料錯了,孫策已經不需要他的支持了,眼下極有可能因為起了自立之心,故毀約奪取吳郡!”

太史慈聽了,說道:“伯言確實一針見血,公子也曾說,孫策此人,必然不會久居人下。”

“奉孝先生猜測,很可能曹操私下和孫策有勾連,鼓動孫策背反袁術,也未可知。”

陸遜聽了,細細一想,恍然道:“奉孝先生目光如炬,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他隨即歎道:“小子聽聞奉孝先生乃是袁使君麾下謀主,這幾年襄助使君數次擊敗強敵,從未漏算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