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貴神速(1 / 2)

既然攻擊幽州的大方向定下來了,黑山軍諸將群情激昂,摩拳擦掌,隻待大軍儘出,將幽州碾壓成齏粉。

張燕出聲道:“那袁家凶虎,最喜出其不意偷襲,如今我想問諸位,接下來是穩步推進到涿郡,還是有彆的好主意?”

眾將紛紛思索起來,不由自主將目光投向下首名叫郭大賢的將領。

黑山軍將領,多是出身貧寒,起兵之時,好多人連名字都沒有,於是往往自己給自己安上一個名字。

這叫郭大賢的,名字敢和大賢良師的名號相同,說明其自負智計,也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郭大賢見眾人看向自己,不慌不忙道:“眼下倒是有幾個選擇。”

“一是如中郎將大人所說,步步為營,打入幽州。”

彼時大人之名,在漢民中是專用於稱呼父母的,而在烏桓鮮卑等外族哪裡,大人這個名稱則代表著頭領的意思,比如單於蹋頓,便被下屬稱呼為大人。

黑山軍如此稱呼,一是靠近南匈奴地界,許多稱呼有胡化的影響,另外一方,眾將都視張燕這黑山軍首領為父,以示尊敬,故而有此稱呼。

見眾人都在凝神靜聽,郭大賢又道:“此法有好有壞,好處是少有疏漏,壞處是太過保守,要打敗那凶虎,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其間冀州也未必不會介入。”

眾人聽到這裡深有同感,按黑山軍的體量來說,對付不足萬人軍隊的袁熙,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但要是袁紹介入,那便不一樣了。

想起三年前袁紹攻入黑山,殺死了數名首領,打的黑山軍逃入腹地,眾人就心有餘悸。

性急的插嘴道:“時間拖久了,確實容易壞事,那第二種辦法,是不是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一決勝負?”

郭大賢聽了,說道:“這位頭領說的沒錯,這第二種方法,便是黑山儘起全部軍馬,衝出黑山隘口,和那凶虎決一死戰!”

眾人一愣,孤注一擲?

這是弱者對強者采用的方式,而黑山軍的體量比袁熙那幽州軍強大的多,有必要如此嗎?

郭大賢解釋道:“沒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出勝負,便能避免很多變數。”

“好處是讓冀州兗州等勢力來不及救援幽州,等他們反應過來,一切都晚了,此謂畢其功於一役。”

“當然,這種辦法也不是全無缺點,要動員十幾萬黑山士兵,需要大量的糧草輜重,而當前我們的存糧已經捉襟見肘,後勤頂多能支持個把月。”

“我們若傾巢而出,對方退回固守城池,我們攻城不下,隻怕到時糧儘,便會全軍崩潰。”

眾人一聽沉思起來,好像這第二種方法,風險很大!

畢竟先前有白饒帶領兩萬兵馬,在北新城全軍覆沒的例子!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此時張燕開口了。

“兩種方法,可以折中一下。”

“不能等大軍全準備好了再出兵,那樣太慢。”

“但也不能被動防守,等對麵打進來。”

“可以這樣,現在黑山全部動員,先派出先鋒部隊,從北麵山口逼近北新城,迫其交戰!”

“若對麵應戰,我們全力搏之,那凶虎也不是易與之輩,和其交戰,我們可能取勝,也可能受挫。”

“若對麵敗退,我們可趁勢而上,圍住城池輪番攻擊,搶掠其腹地周邊。”

“後麵的軍隊,可以一邊整軍支援,一邊籌集糧草,替換先前作戰的軍隊。”

“在這樣一波波的攻勢下,儘量削弱對麵的士氣兵力,則我們可逐漸取得勝勢!”

“相反若對麵攻勢甚猛,我們便退回山裡,用複雜地形拖住他們,然後伺機從彆的隘口出山,騷擾截斷他們的糧道!”

“這樣慢慢消耗,把他們拖在黑山裡麵,最終贏得勝利的還是我們!”

眾人聽了,頓覺張燕的謀略結合了郭大賢兩種計策的優點,可以說攻守兼備,極為穩妥可靠,他們紛紛大呼道:“願聽中郎將大人差遣,屠滅幽州!”

楊鳳在人群中看到群情激昂,心道這說來說去,還不是沒考慮到河內的情況?

張楊呂布對黑山軍態度曖昧,要是他們調轉矛頭對付黑山軍怎麼辦?

以張燕的本事,不可能完全忽視這一點,但其避而不談,為什麼?

是張燕私下和河內的張楊呂布達成了什麼交易,還是為彆的原因,篤定河內不會乾擾黑山軍行事?

楊鳳滿腹狐疑,最後還是沒有出聲。

算了,關自己什麼事情,之前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張燕聽沒聽進去,已經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

如今既然要打,便要一拳將對麵打死!

北新城中,袁熙和郭嘉正在商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