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識人不明(1 / 2)

廣陵城裡,太史慈大步走進太守府,對早已等在裡麵的陳登拱手道:“見過太守,召慈所為何事?”

陳登忙請太史慈坐了,將幾卷絹帛放到太史慈麵前,說道:“使君在幽州來信,登特來周知將軍。”

太史慈拿起帛書,細細看完,皺著眉頭,有些為難道:“公子說,如果和劉繇交好的話,要是有機會接觸到江東人士,想辦法結交幾個人?”

“劉曄?”

“陸議,或者陸遜?”

“呂範?”

“步騭?”

“慈粗陋寡聞,這幾個人是什麼來頭,值得使君專門發急信過來?”

陳登說道:“這些人中,有人已經有了些名氣,但也有我甚少聽聞的,之前多方打探,才了解了這些人的來曆。”

他將這幾個人的出身一一道出後,說道:“公子看人眼光一直很獨特,既然是他要我們留意的人,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太史慈想到袁熙招攬自己和田豫等人時,毫不猶豫的樣子,深以為然。

他心道袁熙看人眼光這麼準,是不是背後有高人指點,亦或他自己就是高人?

難不成他還真會觀星?

陳登又指著帛書道:“公子在信裡特地說,若是江東有變,可伺機尋找這些人的下落,並招攬之人,條件讓我們隨便開,日後公子做主。”

“至於是否擴張地盤,倒不是最緊要的,如果有機會的話,廣陵西麵的九江郡倒是可以窺探,但切勿過江。”

太史慈深以為然,廣陵水軍尚未練成,現在即使過江,憑現在的實力也占不住。

他敏銳地嗅到了一絲氣息,“公子說江東有變,是什麼意思?”

陳登思忖一下,緩緩道:“登妄加揣測,袁術很可能近期會稱帝。”

“什麼!”太史慈一驚,“不可能吧,他哪來的那麼大膽子!”

陳登將袁術扣押自己二弟,私下發信招攬陳珪的事情說了,太史慈聽了,怒道:“這袁術竟然如此膽大妄為!”

隨即他讚歎道:“漢瑜老先生剛直不阿,令人欽佩,隻是元龍先生二弟,就此沒有下落了?”

陳登聽了,緩緩道:“隻怕二弟凶多吉少了。”

太史慈安慰道:“事情未必如此壞,也可能是被關起來了。”

“若那袁術稱帝,必不為天下所容,我觀公子言行,必然會令我們伺機共擊袁術。”

“到時候我帶兵攻入袁術老巢,說不定便能救出元龍二弟,也未可知。”

陳登雖然覺得希望不大,還是連聲道謝,又道:“不過袁術手下的孫策,確實不好對付,前日其竟然派水軍窺探廣陵港口,幸好被將軍擊退。”

太史慈笑道:“兵越打越強,我還怕他不來!”

“孫策確實難打,不過他要是依附袁術,等袁術稱帝,憑一個孫策,能擋得住天下諸侯?”

陳登出聲道:“就怕劉繇支撐不住。”

“孫策要是渡江打入吳郡,往南便勢如破竹,再占下會稽,便儘取揚州,這樣袁術確實有了稱帝的資本。”

太史慈深有同感,“劉繇的使者一直呆著不走,客氣了許多,怕是孫策攻打甚急,那邊快頂不住了。”

“如果劉繇被擊敗,我們該當如何?”

“那時候我們再發信去問公子,可就晚了。”

陳登思索起來,帛書裡麵,袁熙暗示孫策不一定會跟袁術走到底,江東目前局勢如此複雜,讓陳登也是猶豫不決。

偏偏袁熙讓陳登便宜行事,遇事自決即可,這更讓陳登頭疼。

我自己定?

這可是事關天下大勢啊,你這麼撂挑子,哪有這樣當主公的?

陳登想了又想,方才說道:“不如這樣如何?”

“將軍派些暗探,去江東尋找使君所說的那些人的下落,若是找到,便想辦法帶讓他們來廣陵。”

“另一方麵,我聽聞海西城陸續發出數支商隊,去安南尋找棉花,此為使君極為看重之事,不容有失。”

“若是劉繇丟了揚州,廣陵南下的行商海路,會被袁術截斷,怕是會壞了使君大事啊。”

“所以當務之急,是想法讓劉繇不至於那麼快敗亡。”

太史慈聽了,當下笑道:“先生怕我還惦記劉繇使者輕慢之事?”

“慈雖不才,怎麼會因為一時意氣,誤了公子大事。”

“一應事情,皆聽元龍先生安排。”

數日之後,劉繇使者回到吳郡治所建業,麵見了劉繇。

劉繇見了,說道:“你可是回來了,一來一去怎麼那麼久?”

使者背心有冷汗滲出,他自然猜到,很可能是自己輕慢太史慈,導致被袁熙故意晾在那裡。

袁熙北上幽州,竟是再也沒見他,還讓太史慈全權負責廣陵兵事,這使者哪裡猜不出自己是得罪了人?

他進退不得,又不敢回來複命,隻得賴在廣陵城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