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百廢待興(1 / 2)

見袁熙騎著小白馬興衝衝向自己奔來,趙雲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說實在的,他本來想抱怨幾句的。

作為剛上任的幽州刺史,一走就是小半年,幽州的事情全扔給自己,你良心不會痛嗎?

不過看到袁熙開心的樣子,趙雲又想到了對方當初在城頭上忽悠自己的情景,不禁心又軟了下來。

他跳下馬,抱拳沉聲道:“末將參見使君。”

袁熙嘿嘿笑道:“什麼使君不使君的,這段時間勞煩子龍兄了,接來下可能更忙呢。”

田豫等人依次過來和趙雲相見,趙雲見禮時,卻見到閻柔跟在後麵,往這邊一拱手,便道:“將軍彆來無恙。”

閻柔略感尷尬,跟著拱手還禮。

當初兩人也曾見過幾次,彼時閻柔在劉虞手下,趙雲在公孫瓚手下,兩邊主公不相投,所以下麵的人也交情不深。

卻沒想到世事無常,兩人兜兜轉轉,趙雲轉投袁熙麾下,閻柔卻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先是他投奔的劉虞被公孫瓚殺死,後投奔的劉和攻打易京時下落不明,閻柔隻能聯合鮮於輔等人襲擾公孫瓚後方,一直未找到可以投靠的勢力。

如今袁氏攻滅公孫瓚,閻柔發現袁熙此人頗不簡單,不到兩年便從北新城迅速發跡,成了幽州刺史。

他眼見再不站隊就晚了,於是果斷投奔過來,此時趙雲早在兩年前就在袁熙麾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早已成了都尉,隱隱成為袁熙之下的二號人物。

相比之下,閻柔因為有妄殺漢朝烏丸司馬鄒丹的前科,自立的烏丸司馬名不正言不順,隻能從上穀太守做起,比趙雲低了一頭。

閻柔當初做烏丸司馬,統領北地數萬人的時候,趙雲也不過是劉備麾下一個小小的主騎郎而已,所以說閻柔心裡沒有點想法是不可能的。

閻柔的神色,袁熙也看在眼裡,他心道以後這些麻煩事,就要交給趙雲自己解決了。

閻柔是他故意壓一下的,妄殺漢廷大員這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但是追究起來,卻很是麻煩,如今袁熙這樣做,一方麵是讓其儘快融入,另一方麵也未嘗不種保護。

曹操當日為了選拔人才,可以提出重才不重德,以示禮賢下士,此舉確實招納到了很多能人異士,包括閻柔這種犯過事的人。

袁熙之所以接納閻柔,一方麵是因為閻柔是當前袁氏和烏桓鮮卑之間重要的聯係紐帶,單於塌頓那邊已經生了異心,要是再逼反閻柔,幽州就徹底亂了。

另一方麵,後世閻柔鎮守北地,終其一生兢兢業業抗擊胡人,這也是袁熙接納他的原因。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閻柔一樣,儘忠職守,曹操選拔人才的機製,在其去世後慢慢顯露出了惡果。

因為疏於考察德行,許多曹操任用的士族官員道德底線很低,隻知道趨利避害,生出了很多禍端,其中一個後果,就是司馬氏篡魏,時人少有反對者。

袁熙自然記得這前車之鑒,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想優先擢選德才兼備之人。

袁熙歎了口氣,要說道德水平高的官員群體,當屬蜀漢無疑,可惜那些人離著幽州太遠了。

尤其是諸葛亮,此時是不是在南陽種地?

想到諸葛亮這個名字,袁熙的口水便止不住的流了下來,這可是道德內政都點滿的絕頂人才,可惜就是有一點麻煩,對漢朝太忠誠了些。

袁氏現在的旗號不明,但誰都知道將來肯定是要自立門戶的,前來投奔的人大多數都存著這個心思,所以袁熙在爭取諸葛亮這類人的時候,天生就存在著劣勢。

雖然趙雲也有匡扶漢室之誌,但屬於被袁熙提早下手的,因為當今天下漢廷失德,沒有哪個諸侯是公然打出這個旗號的,甚至此時的劉備都沒有。

然而一年後就不同了。

天子劉協東歸洛陽,曹操趁機擊敗其他諸侯,將劉協搶到了許縣,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道路。

從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曹操都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導致天下士族爭相歸附。

而袁熙所要做的,就是竭儘全力破壞這件事情。

如今他最為相信的兩人,便是麴義和趙雲,麴義已經被他派到了呂布那裡,伺機而動,算是埋下了一著暗棋。

加上最先派過去的董昭,袁熙在河內郡布置了兩手後著,等打通太行山通道,就要輪到趙雲出馬,一錘定音了。

眾人一路來到薊城前麵,發現城池不小,城牆卻是不高,約莫也就一丈多點的樣子。

袁熙停了下來,環顧諸人道:“若要在此築一座城數十萬人的堅城,五年內可能嗎?”

郭嘉此時已經出了馬車,他心道果然公子有這種想法啊。

這幾日郭嘉和袁熙交談,發現對方對於薊城這塊地方很是執著,郭嘉不太明白,薊城這地方漢胡雜居,即使建了城池,隻怕十數年內,也很難發展起來吧?

趙雲田豫諸人卻是首次聽聞這種事情,不禁麵麵相覷,築城可不是個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