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歸初心(1 / 2)

其實這段時間裡,劉備過得頗為艱難。

因為他一直在碰壁,一直在失敗。

他自剿滅黃巾起家,和關羽張飛拉起了一支小小的隊伍,中間也曾有波折,鞭笞督郵犯事,罷官而去時,已經快三十歲了,幾乎可以說一事無成。

直到投奔公孫瓚,當上了平原相,他的發展才走上正規,再到投奔陶謙,被表為豫州刺史,招募了一批官員謀士,也算真正有了自己的班底。

之後他從陶謙手裡接管徐州,真正占據一州之地,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徐州士族紛紛來投,一時風頭無兩。

彼時他三十多歲,邊成了一州之主,天下為數不多的諸侯之一,一時間意氣風發,感覺成就大業的夢想,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然而殘酷的事實很快給他上了一課,先是青州兵敗,後是徐州連續被攻打,無論是曹操和孫策,都讓劉備吃了不小的虧。

雖然劉備投靠了袁氏,但他卻悲哀地發現,關鍵時刻,能依靠的,其實隻有自己。

但已經晚了,下邳丟了,妻女被孫策抓了,萬人敵的關羽張飛,拿如日中天的孫策毫無辦法。

要不是袁熙偷襲廣陵,讓孫策丟了老家,從而進退失據,之後又聯合袁譚來援,合力趕走孫策,劉備那時幾乎已經放棄掙紮,做好離開徐州的打算了。

劫後餘生讓劉備固然慶幸不已,但此時他已經元氣大傷,很多人離開了了。

剩下來的人,劉備看了一圈,發現竟然沒有一個能讓眾人心服,力挽狂瀾的主心骨。

劉備不禁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之中,是不是自己欠缺了什麼?

他將目光投向了袁熙。

在自己最艱難的這兩年,對方卻異軍突起,成為數次大戰的贏家,打下了好大名頭,拿下袁家凶虎的名號,更能占據幽州,成為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存在。

不僅如此,自己看好的趙雲,太史慈,田豫,紛紛投靠了此人。

劉備當然明白,袁熙絕對不是單單靠著袁家子的名號做到這些的。

趙雲等人,到底看中了他的什麼?

所以今日田豫來訪,劉備趁機擺酒,就是想弄清楚這個疑惑。

酒過三巡,氣氛有些沉悶起來,劉備見田豫隻是對酒杯中的酒淺嘗輒止,笑道:“備記得以前國讓酒量很好,如今怎麼不喝了,是不是這酒不好?”

田豫聽了,笑了下,說道:“酒倒是好酒,隻是喝酒誤事,所以我現在甚少喝了。”

關羽第一次出聲道:“國讓變化很大。”

田豫微微點頭,“是啊,易京之戰時,族叔死在我的麵前,對我震動很大。”

劉備聽了,驚訝道:“這是怎麼回事?”

“說來易京之戰時,你還在公孫將軍手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田豫聽了,寥寥幾句,把當時的情況說了出來。

公孫瓚陷入瘋狂,要將所有親屬全部殺死,卻被田楷阻止,公孫瓚自焚,田楷隨之死難。

劉關張還是首次聽聞其中隱情,一時間唏噓不已。

田豫說道:“最初的時候,我是很仇視公子的,也曾刺殺過他,但卻被其所擒。”

“但公子此人,極為重諾,想儘辦法對我履行了他的諾言,族叔對其也頗為欣賞。”

“族叔死後,我一直在想,追隨誰去爭霸天下,對我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

“其實我到現在也沒想通,但公子對我說,我可以用雙眼親眼看看,若有那天覺得待不下去了,儘管離開,他也拒不阻攔。”

“所以我想繼續看下去,不過如今我心裡,已經模模糊糊有些答案了。”

“想要平定天下,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絕不是單憑一時意氣,或是兄弟義氣,就能做到的。”

“公子對於將來的謀劃,想法很多,常常說給身邊的人,包括我去聽。”

“有些我很認同,有些我不理解,但公子卻不厭其煩地想讓我明白,而他本來可以不必如此麻煩的。”

“這是最讓我驚訝的,我本來以為,公子隻是需要我能打仗而已。”

“我想問問玄德公,將來是如何打算的?”

劉備聽了,汗流浹背。

是啊,自己這些年來,為了官位俸祿,為了兵士糧草,為了地盤擴張,處心積慮謀劃,卻忽視了自己的初心。

他心中不是沒有理想,但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卻將理想暫時掩埋了。

自己當初和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不是想平定天下,還漢室一個朗朗乾坤嗎?

到頭來,自己太過依靠兩位兄弟,而對於其他下屬,卻忽視了許多。

這些人,也是有自己的抱負的!

想到這裡,劉備向田豫深深一拜:“多謝國讓,一言驚醒夢中人,備必當銘記於心!”

田豫聽了,也深深躬身回禮:“使君多年栽培之恩,豫衷心感激,切不敢忘。”

“使君珍重,就此拜彆!”

田豫出了府邸,迎著夜晚的冷風,騎馬走在郯城街道上,他仰起頭,看向天上燦爛的星河。

剛才的話,有袁熙想要告訴劉備的,也有田豫自己的肺腑之言,劉備確實是個很好的主公,但是錯過便是錯過了。

從此之後,無論是袁熙,還是劉備,都會向著胸中的理想前進,在遙遠的未來,遲早有再次相遇的一天吧。

糜芳送走袁熙幾人,迫不及待返回府內,對糜竺說道:“阿兄,這種好事,為什麼不答應,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