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用之處(1 / 2)

老者將手搭在陳登脈門上,閉門沉思,過了良久才道:“還未除儘。”

“繼續服藥。”

陳登聽了,苦著臉道:“這幾日都吐了好幾盆蟲子了,什麼時候是個頭?”

老者把眼睛一瞪,“我怎麼知道,誰讓你把魚膾當飯吃?”

這診治的老者,便是陳登尋了大半年,好不容易請來的華佗。

陳登見華佗麵色不快,試探問道:“元化先生,我這病,能根治嗎?”

華佗沉吟起來,其實他是沒有把握的,陳登吃了太多魚膾,光看這吐出數盆蟲子的樣子,隻怕肺腑之中也有不少。

他拈著胡須,說道:“我再給你開幾方藥,你吃完後,三年後再來找我來看。”

陳登聽了,問道:“內腑之中的蟲子會不會發作?”

華佗臉上一僵,“誰告訴伱的?”

陳登老老實實道:“是袁家次子袁顯弈,他一見的我的樣子,便指點我來請先生。”

華佗聽了,心中大奇,自己診斷數日日,才確定了陳登病情,那叫袁熙的,竟能一眼看得出來?

而且他是怎麼知道,自己能治陳登的病?

但陳登的病,華佗確實沒有好的辦法,內腑中的蟲子,難不成還要開膛破肚取出來?

他搖了搖頭,這都是自己設想,且不說能不能忍住痛,就是這割開傷口的血,都不好止住啊。

想到這裡,他有了趕緊脫身離開的打算,免得壞了名聲。

陳登見華佗猶豫,說道:“先生若能治好頑疾,登必有厚報。”

“而且如今徐州各處都有戰亂,先生也不好返家啊。”

華佗一想也是,哪裡呆著不是呆著,既然有人管飯,那就先住下來,慢慢想解決法子吧。

他出聲道:“你說的那位袁家公子,老夫可否一見?”

陳登聽了,苦笑道:“那位現在可能在幽州,也可能在鄴城,登倒是可以派人去送信,但他是否能過來就不好說了。”

華佗聽了,便淡了心思,心道既然無緣,那就算了。

袁熙的府邸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看到名刺上的名字,對孫禮道:“跟我一起出去。”

兩人一前一後,迎到府邸門口,卻見士人打扮的劉和已經等在外麵,袁熙快步走上前去,拜道:“見過侍中。”

劉和沒有到袁熙親自出來,怔了一下才還禮道:“見過顯弈公子。”

“前日救命之恩,和一直未能找到機會,當麵致謝,今聽聞公子返回鄴城,特來拜訪。”

他隨即苦笑道:“公子叫我劉和便好,如今我已經不文一名,早就不是侍中了。”

劉和,東海郡郯城人,漢朝宗室大臣,幽州牧劉虞之子。

這個郯城,就是現在劉備所在的徐州治所,位於下邳。

劉和經曆也是頗為曲折,他當初被拜為侍中,攜帶漢獻帝密詔返回幽州,讓劉虞帶兵逢迎天子。

劉和當時還是個實在人,經過袁術領地時,將真相告訴了袁術,袁術知道後,卻反而將劉和扣留,用以威脅劉虞。

公孫瓚得知此事後,不希望劉虞幫助袁術,並因因此和劉虞起了齟齬,便私下派堂弟公孫越去見袁術。

結果兩邊一碰頭,公孫瓚和袁術結盟,並扣留了劉虞的兵馬,自此和劉虞結了仇。

不久後,劉和找機會從袁術處逃跑,中途經過冀州時,卻又被袁紹扣留,也是想借機和劉虞談條件。

隻能說袁氏兄弟兩人,有時候腦回路倒是挺相似的。

但此時已經晚了,劉虞此時起兵攻伐公孫瓚,直到兵敗身死,也無暇顧及劉和,袁紹倒是白白做了回惡人。

劉虞死後,劉和為了向公孫瓚報仇,便投靠了袁紹,北上幽州聯合閻柔等人對付公孫瓚,卻在上次攻打易京時下落不明。

直到這一次易京之戰,才被袁熙救了出來。

袁熙看劉和現一臉老成的樣子,完全看不出其心裡在想什麼,心道經過這麼多事情,隻怕他真實的想法,隻會深深埋藏在心底。

袁熙心想換做自己是劉和,應該對袁氏感情極為複雜,其中應該還夾雜著不少怨恨吧?

說來他救出的侯氏母子以及劉和,都是將來在幽州擴張時,能派上用場的,但如果把握不好,就等於玩火自焚。

想到這裡,袁熙一臉謙恭地對劉和道:“不敢,熙一直極為仰慕劉侯,若承蒙侍中不棄,當以兄稱之。”

兩人謙讓了一番,袁熙便將劉和迎了進去。

袁熙將劉和帶進客室,屏退眾人,對劉和道:“兄此次來,可有見教?”

劉和見袁熙開門見山說話不繞圈子,當下坐直身子道:“實不相瞞,和此次前來,確實是有事相求於公子。”

袁熙聽了,笑道:“正好,我有也有事相求於兄呢。”

劉和聽了,疑惑道:“公子這麼確定我能幫上公子的忙?也不問問我相求什麼?”

袁熙開口道:“兄是想返回幽州,還是想返回漢庭?”

劉和一怔,麵色嚴肅起來。

北新城裡,夜深人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