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係複雜(1 / 2)

吳昭見袁熙將一方小小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推入座位下麵,好奇道:“這是什麼?”

袁熙笑道:“給甄家的聘禮,這次回去過繼,順帶把娶親辦了。”

曹憲聽了,睜大了眼睛,“這是一部分,還是全部?”

袁熙撓了撓頭:“應該是我能拿出來的全部了吧?”

曹憲目瞪口呆,一個箱子?

哪有這樣的?

吳昭同時心裡有些羨慕,她自然知道,袁熙早就把聘禮的大頭提前給了甄家。

她越發好奇袁熙壓箱底的東西是什麼,奈何那箱子上著鎖,斷了她的念想。

但看袁熙這小心翼翼的樣子,一定是非常貴重的東西吧?

在天氣轉入初冬的時候,袁熙一行人終於再次看到了鄴城。

這次最先迎接眾人的,是袁譚並幾個部下,出鄴城二十裡,牽著馬等在路旁。

袁熙跳下馬車,笑道:“見過阿兄。”

袁譚顯然是心情不錯,大笑著迎了上來,“二弟!”

袁熙要了一匹馬,和袁譚一起上馬走在前頭,袁譚開口道:“這次真要感謝二弟,幫了我如此大忙。”

“家父已經宣布,等二弟回到鄴城,便在袁氏宗祠進行過繼儀式。”

袁熙聽了,笑道:“這應該是我感謝阿兄才對。”

“而且這次易京之戰,阿兄一萬兵力擋住黑山軍數萬人,可以說是揚名北地。”

袁譚搖頭道:“咱們兄弟不玩虛的,明眼人都知道怎麼回事,要不是二弟藏斂鋒芒,推卻易京之戰的功勞,這些名聲哪能輪得到我。”

“說來二弟要是過繼,咱們就不能以兄弟想稱,作為長兄的我,心裡總覺得遺憾。”

“但想到二弟從此猛虎出柙,阿兄又為你高興。”

袁熙聞言,鄭重道:“兄在其中做的事情,熙會永遠記得。”

“如果阿兄願意,今後還是以兄弟相稱。”

袁譚聽了,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有二弟這句話,我此次來就值了。”

“你知道,三弟前些日子謀劃壓製你,作為兄長的我,不能公開和他撕破臉,隻能虛與委蛇,畢竟同是阿父的兒子。”

他壓低聲音,“不過我聽說他前些日子反對二弟過繼,眼見父親從易京回來後主意已定,再難改變,便私下神神秘不知做些什麼。”

袁熙此時聲音極為輕細,“眼線傳回消息,三弟曾派人去看了一趟中山郡無極縣。”

袁熙一愣,他對於和甄宓有關的事情極為敏感,聽袁譚這麼一說,便隱隱約約明白過來,出聲道:“甄家在無極縣還有旁支?”

袁譚低低說了幾句話,袁熙臉色微微一變,過了一會,才對袁譚說道:“阿兄這次幫了大忙,熙謹記在心。”

袁譚擺手道:“舉手之勞而已。”

“倒是二弟替我頂了過繼之事,不然我可能再也無法翻身。”

“如今我名聲又水漲船高,卻是還有憑借和三弟一鬥,看看到底誰能笑到最後!”

袁熙聽了,說道:“那就祝兄馬到功成了。”

他心道其實很難,因為有時候父母的偏心,其實是很不講道理的。

即使袁尚本事比袁譚差一點,但有袁紹和劉氏的偏愛,兩人就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而且袁譚雖然打仗厲害,但內政實際上是不如袁尚的,身為主公,內政的加分項,是要高於武力的。

但換了自己是袁譚,不搏到最後,應該也不會甘心吧,畢竟作為嫡長子為袁家打拚這麼多年,繼承人的位置說沒就沒了。

他出聲道:“我聽聞兄在青州征糧過度,當地百姓有所不滿。”

袁譚聽了,歎了口氣,“伱也知道青州那地方連年匪禍兵災,比冀州差的遠了,還有幾十萬泰山賊在山裡時常出來騷擾。”

“光憑本地稅賦養活兵士就很艱難,偏偏趕上了易京之戰,我亦不得不多征軍糧。”

“下麵的官員趁機征斂,克扣過度,好幾個縣城都發生了不穩的跡象,知直到我帶兵去青州時,也沒有完全平定。”

“三弟那邊拿這個攻訐我,讓我難以辯駁。”

袁熙說道:“阿兄需要善於治理的官員,手下那麼多人,難道找不到可用的嗎?”

袁譚苦笑道:“冀州的謀士們不願意去青州,青州的士族各有盤算,對我陽奉陰違。”

袁熙突然想到蔡昭姬的妹妹蔡貞姬,出生道:“泰山羊氏是青州望族,兄可以在此處想想辦法。”

袁譚聽了,臉色難看道:“彆提了,那羊氏現任家主羊秘雖然年輕,但很是死硬,我都吃了好幾次閉門羹了。”

袁熙來了興趣,問道:“怎麼回事?”

“你現在是青州刺史,他還敢得罪你?”

袁譚無奈道:“所以說他脾氣很硬,明明和我這邊有些關係,卻還在觀望,不知道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