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正目的(1 / 2)

袁熙第一反應是不對啊,這兩個少女真要是邊讓女兒,曹操怎麼會把她們送來鄴城,不是應該藏著掖著,免得被人非議麼?

曹操派出來的奸細?

他沉吟起來。

救人也不是不行,但不能在沒查清內情時,不明不白把自己搭進去。

兩位少女惴惴不安地跪在地上,見袁熙沉吟不語,也不敢說話。

袁熙終於還是無法下定決決心,說道:“讓我回去想想。”

兩名少女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絕望,這擺明是推脫之詞,不打算出手幫忙了。

年少的恨聲道:“袁家曹家,果然是一丘之貉!”

年長的連忙捂住她的嘴,低頭道:“妹妹親眼看到父親被殺,所以出言莽撞,還望公子切勿怪罪。”

袁熙麵色不變,站起身來,說道:“你們要知道,我袁氏和曹氏是同盟,有些話不要亂說。”

說完他推門出去,留下兩名少女無助地跪在地上。

年紀小的目光呆滯,說道:“我素聞袁氏仁義,還以為這袁家公子能為我們伸張冤屈,卻是我看錯了。”

年長的歎道:“妹妹,想開點,至少看著這樣,他沒想告發我們。”

“如今阿母還在鄄城,我們要是被察覺做出這等事情,阿母會被如何對待?”

年少的咬著嘴唇點了點頭,輕聲道:“恨身不是男子,不能為阿父伸冤。”

“阿父被殺,死後還被栽上汙名,阿母被迫改嫁,連我們的姓氏都改了!”

“我們要是死了,九泉之下如何有臉去見阿父!”

姐妹兩個說到這裡,不禁抱著哭泣起來。

袁熙從耳邊的牆壁上取下一個杯子,剛才兩姐妹的話,他貼著牆聽了個大概,初步斷定這姐妹說的是實情。

但袁熙還不能確定姐妹是否仍在演戲,當下趁機出了府邸,在馬車上和吳昭把此事說了。

他問道:“如何確定她們沒有在說謊?”

吳昭略想了想,歎道:“要真的是邊文禮(邊讓)女兒,也是夠可憐的。”

“我素聞邊讓善詞賦辯論,和陶子林(陶丘洪)孔文舉(孔融)齊名,且文禮公詞對極佳,連孟德公都抄過他的詞賦,文禮公發現後,還罵過孟德公。”

她又想了想:“其極受阿父賞識,收藏了文禮公很多篇詞賦,阿父還多次向大將軍何進舉薦,文禮公因此屢次升官,最後做到九江太守,說來阿父還是他的舉主。”

袁熙沒想到其中還有這層關係,出聲道:“若那兩名少女真的是邊讓女兒,應該多少會知道些他寫的詞賦?”

“如是假冒的,應該不會專門去背那些東西,就是不知道你能記起幾篇?”

吳昭微笑道:“說到文字這些東西,妾還是有些自信的,家父收藏文禮公上百篇詞賦,我應該還都差不多記得。”

袁熙大喜,讚道:“對我來說,你真是如子房孔明樣的人物!”

吳昭奇道:“我知道子房是張良,孔明是誰?”

袁熙差點沒噎住,隻得打了個哈哈蒙混過去,說道:“既然如此,咱們一起去,伱且去試探她們一下。”

吳昭應了,剛要下馬車,袁熙叮囑道:“小心點,彆在她們麵前暴露了你的身份,這是最要緊的。”

吳昭心中感動,點了點頭。

兩姐妹在屋裡哭了一會,卻聽屋門被敲響,她們連忙擦乾眼淚,開門來迎,隻見先前的公子站在門口,身邊還帶了個蒙著臉的婢女。

她們忙道:“見過公子。”

袁熙點點頭,帶著吳昭進去,把門關上,說道:“我還有些事情要問你們。”

兩姐妹連忙低頭道:“妾若是知道,當無所不言。”

讓她們詫異的是,那袁家公子給那婢女使了個眼色,竟是婢女上前詢問。

最開始她們還有些不太服氣,一個婢女,能知道些什麼?

隨著吳昭開口,詢問著一個個問題,姐妹兩個的神色漸漸變了。

這婢女竟然對她們父親邊讓的事情極為熟悉!

吳昭從邊讓的詞賦,一直問到熟識的士人之事,包括和蔡邕等人的交往,兩姐妹越回答越是心驚,年少的失聲道:“姐姐是不是認識阿父?”

袁熙冷冷道:“現在是我問你們,不是你們問我。”

“如果再有一句多餘的話,我掉頭就走。”

兩姐妹不敢再問,老老實實回答吳昭的問題。

吳昭足足和兩姐妹談了小半個時辰,確定沒有什麼想問的了,這才對袁熙點了點頭。

袁熙見吳昭和兩姐妹說著晦澀的詞賦,光聽就已經頭昏腦漲,眼見完事也是鬆了口氣,站起身來,對兩姐妹說道:“今天的事情,不許說出去,不然到了鄴城,我有一百種方法讓你們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