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兩難選擇(1 / 2)

不到一天,平原城就被攻破。

這其中固然有此城不是要地,相對守軍袁軍人數占了絕對優勢的緣故,更和袁譚指揮有著很大關係。

他先用大批民工負土,不計損失,消耗了守軍的箭矢擂木等兵器數目,然後在對麵露出疲態,尚未換防時全軍壓上,一波就將對方打崩了。

袁熙心道自己這個大哥這麼強的嗎?

要真是這樣,還能一直打不過黃河,被迫和田楷對峙兩年?

袁熙和趙雲押著俘虜回去時,和趙雲說了這個想法,結果趙雲思索了片刻,說道:“袁譚公子,應該是變了。”

袁熙心中奇怪,“怎麼變了?”

趙雲說了袁譚在北新城這一個多月的所作所為,包括在田豫手下吃了癟的事情。

袁熙一直忙著在鄴城布局,因為北新城有趙雲在,他很是放心,也沒怎麼過問過那邊的事。

聽趙雲說完,他才得知自己走後,田豫竟然回來了。

袁熙慶幸自己跑得及時,因為田豫可不是一般人!

在後世的曆史上,田豫把烏桓鮮卑打得遠遁塞外,威震北疆,挫敗壓製公孫淵,在合肥新城擊退孫權十萬大軍。

後領持節護匈中郎將,並州刺史,塞內塞外胡人被其所懾,紛紛前來朝貢,自此並州境內安寧,百姓樂業。

且田豫此人極受劉備看重,除打仗勇武之外,還善用計謀,一生少有敗績,這樣的人,袁熙現在根本不想對上,想不到袁譚倒黴,倒是替自己碰上了。

一開始袁譚還想和田豫公平較量,結果見麵就吃了虧,之後袁譚想趙雲虛心求教,自覺差不多了,又出城打了一次,結果還是打不過田豫。

袁譚消沉了幾天後,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

兵法之道,是利用己方的一切優勢,自己怎麼就這麼想不開?

袁譚開竅之後,立馬從幾百裡外的平原調了五千兵過來,第三次對陣田豫。

田豫一看這還打什麼,立馬帶著幾百白馬義從跑了。

於是袁譚趁勢攻下了兩座城,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袁熙聽趙雲說完後,有些無語,合著袁譚在對陣田豫的過程中成長了?

怪不得打平原城袁譚全軍壓上,看來是吃到了甜頭!

不過以多勝少,確實才是戰場上的王道,以少勝多是沒有辦法,才不得已而為之的。

雖然全力出擊容易被對方找到破綻,但是如今對付沒有劉備公孫瓚援手的田楷,卻是足夠了。

袁熙心道換成自己是田楷,也要罵娘了。

幾個盟友都出了問題。

公孫瓚退回易京,就再不管青州這邊的事情了。

劉備在徐州,局麵不穩,趕不過來。

背後北海國的孔融,是個隻會嘴炮,不會打仗的。

青州境內還有幾十萬黃巾軍殘餘作亂。

袁熙帶入到田楷角度想了想,瞬間頭都大了。

他見這邊城門都全部掃平,隻想回大營把幾百徐州兵俘虜交割了,吃個飯好好睡覺,便讓趙雲帶兵堵住城門待命,自己和張郃回到大營,剛進了營帳,就見諸將在爭論著什麼。

說話的是沮授,一身盔甲上麵,還粘了不少血跡,顯然親自上陣了。

沮授沉聲道:“公子將來是要治理青州一地的,要是屠城,之後隻怕剩下的郡縣,更會一心抵抗。”

袁譚在營帳內走來走去,說道:“先生的話,譚不敢苟同。”

“想那曹操下城必屠,其攻打徐州,後麵的城池抵抗越弱,時有逃兵,這豈不是說明,屠城能減少損失?”

沮授聽道袁譚說起曹操,滿臉不讚同之色,“好教公子明鑒,曹操屠城,隻是為了一時私利而已。”

“他如此做法,多是為了削弱陶謙,根本沒想著今後如何治理,隻是竭澤而漁,雖然能一時壓下反抗,但其後必生禍亂。”

“而公子打青州,是為了收為己用,民心一道,公子不可忽視啊。”

袁譚聽了,猶豫起來:“但若如此,士兵沒有好處,士氣如何維持?”

沮授也沉吟起來,他雖然反對屠城,但對於士兵獎賞,確實也沒有好的辦法。

袁熙脫口而出道:“把城內富戶分了?”

眾人齊刷刷望了過來,心道也就你二公子做得出來,我們還是要名聲的!

袁熙讓士族家主在城頭罰站的事情,袁氏官員人儘皆知,但是實在是學不來。

袁熙見眾人盯著自己的古怪目光,心道你們這些人啊,沒有一點背叛自己階級的覺悟。

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甄宓嗎,人家十歲就知道開倉放糧給窮人了!

能自我反省的地主,這個時代可是很少見的!

不過袁熙也就說說,想要統治一地,離不開士族支持,曹操被兗州士族先擁立後背叛,就是沒有給對方分到足夠多的蛋糕。

沒好處,誰會支持你?

最後袁譚還是決定,明日入城劫掠一天。

袁譚是主將,一言而行,袁熙也沒法乾涉,好歹這是給城裡的人留了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