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你就裝吧(1 / 2)

袁熙聽了,當下拜道:“多謝主公。”

這時候,袁紹是以州牧身份下令,袁熙是以下屬身份領命。

雖然這算是越權矯詔,因為和漢庭派出的官員職位衝突了。

但此時漢庭積弱,各諸侯實際上已經是在造反,所封的官職,其實都名不正言不順。

然而誰也不在乎,誰拳頭大說了算,誰到任掌控一地,誰能拿到實際好處,就是贏家。

在這一點上,漢庭任命的官員幾乎完敗,因為他們沒有兵,根本沒法上任壓服地方豪強。

除了劉表這種單騎入荊州的猛人,其他人隻能乾瞪眼。

袁熙心中暗歎,有個好爹,真是頂彆人數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努力。

從六百石的北新城縣令,到二千石的郡守,算是邁出了一大步。

漢代官製,按俸祿從上往下,依次是萬石(月穀350斛,1斛=1石=10鬥,一年4200石)的三公,中二千石(月穀180斛,一年2160石)的九卿,真二千石(月穀150斛,一年1800石)的諸侯。

再往下,就是二千石的郡守,月穀120斛,一年1440石。

再下麵還有比二千石的中郎將校尉,千石的丞相長史等,千石以上,就算高官了。

此時漢庭動亂,各地混亂異常,漢庭官員發不出俸祿乃是常事。

各地被諸侯占據,依附諸侯的假官員,反而發得出俸祿,這就很是諷刺了。

所以此時的漢庭,已經近乎名存實亡。

袁紹雖然給袁熙的職位沒有大義名分,但是俸祿可是實打實的,冀州錢糧富庶,就是袁紹這麼有底氣的原因。

不過按照一個士兵一月二石左右的糧餉,其中大部分還是要袁熙自己想辦法籌措,二千石俸祿養千名士兵,就是極限了。

沒錢沒糧發不出糧餉,士兵誰會聽你的?

這就是為什麼袁熙盯著曹嵩財產,絕不鬆口的緣故。

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這幾日,你自去遴選兵士,籌措錢糧。”

“你既然當了郡守,屬下文武官職繁雜,我讓元皓幫伱厘清,其下官職,你自行決定。”

袁熙和田豐拜道:“喏。”

袁尚咬牙切齒,要是大哥二哥打下青州,便會先建立勢力,把自己落下了!

不行,必須要拆散兩人的聯盟!

袁熙和田豐從袁紹屋裡出來,兩人往文書房去,袁熙見四下無人,對田豐道:“小子對官職一竅不通,還賴元皓先生派些親近的人,以作小子臂助。”

田豐知道這是袁熙對自己交好了,水至清則無魚,他也不是拘泥不化之人,當下點頭道:“公子放心,老夫必然儘力而為。”

“不過接下來的幾天,公子有得頭疼了,公子的門檻,怕是要被人踏破。”

田豐果然說得沒錯,當天晚上,就有人絡繹不絕前來拜訪袁熙。

因為郡守底下有幾百個官職,雖然袁熙現在隻實際占領了涿郡三個縣,但少說也有百十個職位,這便是士族眾人眼中覬覦之物。

袁熙頭都大了,裡麵的人,大部分他都不認識,隻得暫時寫下名字,等來日去問田豐。

其中甚至還有許攸,讓袁熙更是頭痛。

許攸這人私德一般,很是貪財,家人也都是些貪官汙吏,仗著和袁紹交好,頗做了些不好的事情。

袁術:“許子遠凶淫之人,性行不純。”

荀彧:“許攸貪而不治。”

有這種評價,袁熙絕對會對許攸敬而遠之。

想到後世他給曹操立了大功,打下鄴城後還是被曹操找個借口殺了,說明這人是真的不受待見。

要是許攸的家人去幽州任職,隻怕不出幾年,官場就會變得一團糟。

他送走最後一波客人,才靠在榻上稍微歇了口氣,對幫他捏著肩膀的吳昭歎道:“這官場人事,比打仗還累。”

吳昭深有同感:“士族自視甚高,公子若直接拒絕他們,也是不好,徒惹私下非議。”

“那怎麼辦?”袁熙問道。

吳昭一笑:“不是快要打仗了嗎?”

“讓那些濫竽充數的去掛軍職,“先他們說清楚,到時候一切按軍法處置便是了。”

“他們十有八九會退縮,要是真的敢去,也由著他們好了,大不了讓他們掛閒職,不誤事便好。”

袁熙點頭道:“好主意,明日我便開府坐衙,分配官職。”

他思忖起來,麴義既然不能進入冀州,隻能先讓他掛個校尉,兼領北新城縣令。

麴義身體一直不好,而且其所長在於練兵,加上北新城是袁熙老家,也隻有交給麴義才放心。

至於趙雲,終於能騰出空來,替袁熙上陣殺敵了。

但武將還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