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年汗水的味道(1 / 2)

袁熙指揮手下兵士,將驢子套在石磨上,皮鞭響起,驢子邁開四蹄,拉動磨盤轉了起來。

早有其他人將帶殼的麥粒不停扔進磨盤眼裡,此時麥子才曬了小半天,尚未完全曬乾,但人們都等不及了。

上一次吃麵餅,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袁熙也知道此時帶殼的麥子連皮碾碎,其實口感頗為粗糲,遠沒有後世的精麵口感好。

但是這已經是當前人們能吃到的最好的東西了。

長久沒吃到一頓飽飯,人是真的會瘋掉的,就像幾年前的黃巾起義一樣。

其實百姓真的很容易滿足,隻要有飯吃能活下去,誰會願意造反?

所以這對麥子近乎瘋狂的揮霍,袁熙並沒有阻止,相反還樂於見到。

再不發泄一通,說不定人們真的會發瘋。

去他的什麼儲糧以備不時之需吧,誰能活到明年開春,還說不定呢。

他揚起手,喊道:“今日吃個飽!”

這句話登時引爆了在場數千兵士百姓,他們一起大吼道:“今日吃個飽!”

“吃個飽!”

突然有人喊道:“袁城守大德!”

眾人一頓,紛紛跟著喊叫起來。

“袁城守大德!”

“大德!”

巨大的喊聲擴散出去,拂過了麥浪,越過了大河,回蕩在山野間,久久不散。

趙雲正帶著幾十名部下,沿著河岸巡邏,防備有敵人突襲。

前些日子劉豹被殺,匈奴部落被滅的消息,已經會傳到到並州,南匈奴得知消息,未必不會前來報複。

畢竟此時天下大亂,並州的護匈中郎將形同虛設,各方諸侯各自為戰,邊疆外族虎視眈眈。

喊叫聲傳了過來,趙雲部下聽到,不由笑道:“咱們新投靠的這位大人,倒是個有意思的。”

趙雲點點頭,他投靠袁熙已經好幾天了,對北新城裡的情況,多少也了解了些。

要說收買人心,袁熙對待手下部將兵士,固然不錯,起碼兵甲俱全,糧餉管夠。

但對於城中那些在彆的諸侯看來,無足輕重的百姓,竟然也是沒拉下,日常還能供給最低限度的糧食。

雖然都是些米糠野菜,但比餓死要強得多了。

而且讓趙雲驚訝的是,這城外幾千畝的麥子,並不屬於某些地主或者農戶,而是北新城直接代管的。

每日做農活的,則是輪流指派城中百姓,按一天勞作,拿到多餘的糧食和酬勞。

趙雲想不明白,這樣的話,怎麼會獲得士族支持,百姓怎麼會有動力種地?

要知道,俸祿土地,是各個勢力收買士族大戶最有效的手段,不給土地,不給俸祿,世家大族怎麼會賣命?

他前日曾經問過袁熙此事,袁熙聽了說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你說的,是我父親在做的事情,所以冀州士族皆歸順依附於他。”

“但我做不到。”

“一是我沒有那麼多土地給他們,二是那些士族永遠不會滿足,遲早會內鬥起來。”

“所以我才來到了士族稀少的幽州,廣納寒門,想看看另外一條路能不能走通。”

袁熙現在的選擇,和曹操極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袁熙不覺得自己的辦法是最合適的,甚至可能不比曹操的屯田好多少。

但卻是在這個兵凶戰危,隨時都有可能餓死的地方,他所能想到最可行的權宜之計。

趙雲抬起頭看著天空,他這幾年一直猶豫不定,感覺走的每一步都是錯的。

投靠的公孫瓚,是個殘忍嗜殺,不體恤百姓的。

趙雲心中合適的主公,首先是劉虞,其次才是劉備,但劉虞卻因為太過寬仁,導致兵敗身死,在這亂世中,顯然也不是個合格的主公。

而劉備卻讓趙雲也很猶豫,雖然劉備對他頗為仁厚,但顯然其和關羽張飛更加親密,讓趙雲感覺在其三人間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