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1 / 2)

曹操站在高處,望著前方袁熙軍占據山道要衝,連綿到各處山坡上的營寨,不禁有些牙酸。

因為壽春周圍的淮水被袁熙水軍控製,曹操不可能到了壽春才渡河,所以如今曹操提前在豫州境內渡河,進人壽春東麵的大彆山道。

其間張郃徐晃探知後,輪番領軍阻擋,都被曹操輕鬆應對化解,在排兵布陣上,曹操還真沒有虛過世上其他人。

徐晃張郃且戰且退,曹操一路高歌猛進,從大彆山靠近淮水的山道中步步進逼,眼見就要出大彆山了,隻要走出山去,便是一馬平川的江淮平原,再二百裡便是壽春了。

平心而論,大彆山並不好走,即使曹操選擇的路線是相對平坦的地區,也是極為難走,尤其是遇到雨天,便寸步難行。

不過好在曹操運氣不錯,沒有遇到雨天,所以行軍速度倒是不慢,當然山區行軍遠不如水上速度快,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自然是因為曹操要避開袁熙水軍。

袁熙水軍控製了淮水水道,而曹操在豫州打造的水軍,完全不能和袁熙水軍抗衡,所以曹操也是被迫選擇了遠離淮水行軍路線,以免被袁熙水軍上岸偷襲。

不過一路上還算順利,張郃徐晃完全擋不住曹操大軍,但出乎曹操意料的是,在他即將走出大彆山,進入江淮平原的時候,眼前密密麻麻的山寨讓他驚呆了。

這和曹操先前得到的情報完全不符,曹操出兵,必然是經過了大量偵查,得到情報後再製定詳儘的路線和應對之策,謀定而後動,要是他知道大彆山口有如此密集的營寨,肯定不會選擇走這條路!

他身邊的夏侯淵一臉羞愧,說道:“一月前我派人探查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白地,出入山口的道路並無阻礙,怎麼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曹操看著營寨周圍砍出的樹樁顏色,說道:“這不怪你,這營寨應該就是這半個月新造的。”

“我還是看低了凶虎,他讓人沿途迎擊我,並不是真的想打贏,隻是爭取時間建立營寨而已。”

夏侯淵有些牙酸,說道:“我倒不是怵頭和凶虎打野戰,但我對於凶虎結寨連營,龜縮防守的做法,是真的找不到好的對策。”

曹操歎息道:“我又何嘗不是如此。”

“天下人都以為凶虎擅長偷襲,出兵時機每每出人意料,以計謀見長,但在我看來,這人最厲害,最擅長的,卻是防守!”

“從公孫瓚到孫策,皆是受挫於其守城,我和他在徐州青州交手數次,此人都是建立城防,防的滴水不漏的同時,伺機出城反擊,才反過來壓製了我!”

“守城不出,或者出城貿然進攻,在我眼裡都不可怕,我打仗多年,皆有有應對之策,但我遇到的人中,卻從來沒有人能像凶虎一樣,將進攻和防守同時做的如此之好的。”

他隨即頓了頓,“劉備也算一個,這兩年他變化很大,仿佛領悟了一些東西,不過他進攻方麵,全靠關張兩人,要是當年我能收服關羽.”

說到這裡,曹操搖了搖頭,知道這些已經是無法實現了,“劉備暫時還不成氣候,但以後就難說了,所以這次我無論如何,也要將凶虎趕出江淮,再回過頭徹底消滅劉備,方能安心和凶虎在中原爭霸!”

夏侯淵懷疑道:“看對麵營寨不少,凶虎真的在這裡放這麼多人,他壽春不要了?”

“根據半月前的情報,孫權水陸兩路並進,一打巢湖,一打合肥,凶虎本來兵力處於劣勢,他還能在這裡放重兵把守嗎?”

曹操沉思道:“按理不該如此,畢竟巢湖和合肥才是壽春的命門,我們就是衝出山口,還要麵對凶虎的幽州騎兵,並不是說到就到的。”

“所以我推測,這裡防守的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不過從建立的營壘數目來看,凶虎至少發動了三五萬民夫,不然不會在半個月就造出上百營壘。”

“這營寨分布的位置,顯然很是高明,從哪裡打都不合適,若是強攻,我們這邊損失必然不小。”

夏侯淵道:“要麼往北翻山,繞路到淮水北岸去?”

一直沒有發話的荀攸出聲道:“那樣的話,還是有可能被凶虎水軍攻擊,到時候其和營寨裡麵的步軍配合,兩麵夾擊,我們的糧道肯定是保不住了。”

夏侯淵頭疼道:“那怎麼辦?”

“往南走就繞的太遠了,而且路線不明,再拖延幾天,誰知道那時候孫權是不是已經打下壽春了!”

曹操出聲道:“隻能嘗試進攻,看對麵到底是虛張聲勢,還是打定主意死守這裡了。”

之後數天時間內,曹操軍在各個方向對袁熙軍的兵士發動了進攻,使用了包括火攻煙熏夜襲等方式,但卻都擋了下來。

有一次曹軍都攻入營寨了,卻被裡麵的坑道陷阱搞得狼狽不堪,袁熙軍一個反擊就讓曹軍死了不少人,隻得狼狽退了出來。

如是僵持了兩天,曹操觀戰的臉色越發陰沉,在他看來,這次袁熙軍兵士的素質,是明顯不如上次冀州之戰的,十個人中,也就兩三個老兵,其他都是戰力一般的江淮兵,和曹軍士兵並無太大差彆。

但兩邊的差距,就在攻城器具上。

這次曹軍是陸路輕裝簡行,自然不會攜帶攻城器械,真正要打到壽春,攻城車投石機都是要就近伐木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