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壯誌仍在(1 / 2)

第989章 壯誌仍在

袁熙對於江東假裝和談的舉動嗤之以鼻,大軍都放到敵人家門口了,這時候想要和敵人和談,但當自己那麼天真嗎?

而且江東和袁熙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也不覺得自己曾經打敗過江東一次,江東就會永遠害怕自己了,畢竟都是出來爭霸天下,要跪也是等事不可為再跪,哪有還沒開打就先跪的?

但對於周瑜的邀請,自己要是一點都不回應的話,倒是給對方落了口實,顯得自己理虧似的,諸葛亮陸遜也是同意袁熙這個觀點,勸袁熙做做樣子也好,至少隨便派個使節過去,看看江東到底要打什麼主意也好。

袁熙點頭道:“話是這麼說,但該派誰去?”

“派個一般官員,若是能力不夠,可能便被周瑜拿捏了,派個得力的吧,要是被周瑜效仿我的做法,把人扣下來怎麼辦?”

諸葛亮道:“對方既然要做戲,必然不會輕易撕破臉,不如我親自去看看?”

袁熙嚇了一跳,說道:“軍師就算了,這邊還需要你坐鎮呢,你和伯言角色重要,任何一人缺了,接下來兵力調動都會出問題。”

此時坐在一邊的太史慈出聲道:“我去。”

袁熙愣住,這幾次議事,太史慈雖然都在,但皆是靜靜聽著,幾乎從未說過話,他現在名義上是江淮水軍主帥,但因為身體原因,已經幾乎不能親自領軍,所以逐漸轉向軍務內事,這兩年間扮演的角色,倒和曹營的夏侯惇有些相似。

袁熙陸遜等極少數人,是真正了解太史慈的身體狀況的,他守城練兵尚可,但已經不能進行高強度的作戰,現在坐鎮淮水,多是依靠之前打下的名聲來震懾敵人。

如今聽到太史慈主動要求出使,陸遜首先出聲反對:“不可,將軍若是被周瑜設計失陷,到時候水軍誰來主持?”

“兵法就是虛虛實實,我即使偶然落出一二破綻,江東那邊隻怕更加生疑,分不清真假,正好迷惑他們軍心。”

“但若子義有何不測,我便傾儘所有覆滅江東,這話子義務必帶給對麵!”

太史慈心中感動,拜道:“慈此生能遇到主公,是慈之大幸,便請主公等慈的消息好了!”

“由我這個主帥去,更能讓江東拿不準這邊底細,多拖延些時間也好。”

眾人默然,七尺劍是朝見天子,封侯拜將的禮儀器具,太史慈這話指的自然不是天子劉協,而是將來的袁熙。

“既然如此,那我便派子義出使。”

諸葛亮和陸遜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猶豫,太史慈這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他在資曆地位上,也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此行還是太冒險了,萬一江東那邊腦子不清楚,發瘋動手呢?

太史慈見袁熙麵露猶豫不決之色,當即跪下向袁熙拜道:“慈自跟隨主公以來,能建功立業,全賴主公知遇之恩,若慈沒有在青州相遇主公,可能早已經不知道死在何處了。”

太史慈連忙稱謝領命,就聽袁熙道:“我相信子義能夠平安回來,而且子義的願望,我希望能親手實現!”

見太史慈向自己長跪不起,袁熙也是頗為動容,明白對於太史慈這種頂級武將來說,受傷後日趨下滑,再難回到巔峰的滋味是極為難受的,他趕緊下座將太史慈扶起,拉著他的手歎道:“子義和子龍一樣,是最早投入我麾下的,我一直都記得子義立下的汗馬功勞。”

“我前些日子沒有領朝廷封公的詔書,且等將來我能往上再走一步,立社稷宗廟的時候,子義必在其中,子嗣綿儘恩澤!”

“今日子義心意已決,我要是再不許,便是對不起子義之請了。”

太史慈繼續道:“慈深知身體之患,以後戰陣之上,都不太可能取敵方大將首級了,如今卻有慈能夠做些事情的機會放在眼前,慈不想錯過,還望主公成全!”

諸葛亮也是出聲反對,“將軍在壽春,本身就是對江東的極大威懾,若被周瑜看清虛實,那豈不是更加助長了江東氣焰?”

太史慈長笑一聲,“慈雖身有舊傷,但是席間坐臥,發力擊敗一二江東將領,還是綽綽有餘的。”

“慈曾經向主公說過,大丈夫在世,當帶七尺之劍,登天子朝堂,眼下這個願望,慈卻不一定等到那天了。”

太史慈道:“伯言治軍方麵,已經遠勝於我,即使我不在,伯言也能管好水軍。”

“這兩年慈戰陣受傷,碌碌無為,眼看同儕屢立戰功,這對於身為武將的我,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