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所謂誘餌(1 / 2)

第987章 所謂誘餌

麵對劉備的提問,張飛心道要是真走投無路了,暫時服軟也不是不行,畢竟先前咱們又不是沒低過頭,更何況凶虎先前事後,也沒怎麼幫大哥吧?

但這兩年他學乖了,已經不會像之前那樣直來直去,而且他比誰都了解劉備,劉備也比誰都愛惜名聲,這個時候要是讓劉備選擇出賣袁熙,可比殺了劉備還要難。

但無論如何,荊州的形勢已經差到了不能再差的地步,曹軍占據樊城後,已經完全控製了漢水北岸,漢水上麵是日日巡邏的曹操水軍船隊,每日在襄陽城外耀武揚威地示威巡邏。

想到這裡,張飛暗罵一聲晦氣,要是在平地上也就罷了,偏偏他不精通水戰,隻能乾瞪眼,天天盼著關羽回來將曹操水軍擊退。

至於劉表,在樊城和江夏同時失守的形勢下,被迫度過長江南下,跑到武陵郡避難去了。

而且張飛聽說,似乎劉表有和曹操和談的想法。

之所以劉表態度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一是因為荊州士族已經完全分裂了,相當一部分士族去往南陽投靠了曹操,裡麵不乏名士隱士,司馬徽孟公威便是其中的典型。

不僅如此,荊州八大家族中也有不少公然逃跑的,其明麵上已經如此不堪,私下裡還有多少暗地和曹操私通款曲的,就很難估量了。

所以劉表又氣又怕,身體急轉直下,據說也是病情不妙,這一來他手下的掾屬人心更是人心浮動,導致劉表已經完全壓製不住局麵,要是他還留在長江北岸的南郡,隻怕幾個月內手下就跑光了。

“不得不說,這次江東的計策很簡單,就是以勢壓人,以量求勝,偏偏這種光明正大的計策,是最難破解的。”

關鍵問題在於,這次江東出兵的數目實在太多了,算上後勤,其在江夏布置的軍力已經達到了近十萬眾,遠遠超出了陸口的防禦極限。

所以劉表拖著病體,帶著表麵上尚還忠心的掾屬們渡江避難,其狼狽之狀況,任誰都看得是來是苟延殘喘了。

劉備此時麵色凝重,和徐庶龐統商議如何防守襄陽,但徐庶龐統的意見也不統一,因為他們對於下遊的江夏的陸口能否守住,誰都心裡沒底。

兩人認為,如果給關羽三萬水軍的話,陸口是能守的下來的,但問題是,劉備手裡自然沒有這麼多兵。

徐庶目光一閃,“士元為何會如此認為?”

龐統搖頭道:“不,這單純隻是在兵法層麵考慮的。”

“袁使君先前能派兵襄助新野,是因為壽春有船隊可以從淮水運兵。”

徐庶聽了,出聲道:“這倒是個妙計,為何不可行?”

“其最好的選擇,便是從雲夢澤北麵的鱉山(現大彆山)去江夏,從北麵攻打夏口。”

龐統歎息一聲,“如今江東水軍主力在哪?”

徐庶下意識道:“在皖口南麵,隔長江相望的豫章郡沿岸。”

龐統出聲道:“這不就得了,皖口是巢湖通往長江的出口,江東這麼多兵在那邊,袁使君放心分兵援助我們嗎?”

“你是懷疑其已經放棄了主公?”

龐統搖頭道:“我不認為其此時會發兵到襄陽。”

“孫家那位江東之主,雖然年輕,但這次出兵眼光很準,抓的時機也很好,不好對付啊。”

想到這裡,張飛腦子裡更加煩躁,他在行的是打仗,並不太思考謀略方麵的事情,反正現在劉備有兩個軍師了,自己隻管上陣殺敵就夠了!

臨走時候,劉表托人給劉備帶來了一封信,其中內容張飛沒有見到,但他猜想八成是安撫劉備,讓其死守襄陽雲雲。

“如今新野樊城已失,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現在春軍要是援助襄陽,中途不僅要度過雲夢澤,還要過曹軍把守的漢水,難度實在太大了。”

可能在南郡勉強湊湊,也能達到這個數目,但未經訓練,效果難說,而且劉備現在腹背受敵,北麵的漢水防線同樣需要關羽,哪有這麼多兵力?

徐庶沉聲道:“無論如何,這次也要向袁使君求救了。”

“所以他要做的,隻能是死守巢湖一線。”

徐庶歎息道:“若袁使君不能相助,主公死守襄陽一地,隻怕會被困死在這裡啊。”

劉備也是憂心忡忡,“劉景升在信中還提到了一件事情。”

“他說自己即使去了零陵郡,局勢也太不妙。”

“因為益州的劉璋似乎有異動,和益州接壤的宜都郡有消息說,劉璋兵士似乎在向夷陵方向行進。”

此話一出,徐庶龐統同時眉頭緊鎖,益州通往荊州主要有兩條水路,一條便是漢中到襄陽的漢水,另外一條便是白帝城到夷陵的江水(長江上遊)。

如今漢水上遊已丟,要是江水再丟了,荊州便無有險可守,隻怕會瞬間崩盤?

關鍵問題是,劉璋剛遭受了張魯背叛,丟了漢中,其態度尚曖昧不明,要是真的來趁亂打江陵,是不是意味著,他有可能曹操私下聯手?

龐統臉上顯出一絲狠厲之色,低聲道:“要是劉璋和劉表翻臉,我們死守襄陽,隻會陷入三麵包夾的境地。”

“既然橫豎是個死,不如險中求勝,先詐降劉璋,然後帶數千精兵,沿途拿降書通過險關,直到成都城下,然後猝然發難,擒下劉璋,奪取成都,便得益州,主公基業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