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能主動給皇帝背鍋,還背得光明正大的,唯爺爺獨一份兒。
還有內閣、六部尚書,哪一個乾淨?
做一個平賬大聖,比當官可爽多了。
至少,不會在退休離京的路上,被強盜給**。
現在,那群高官乃至皇帝,什麼都不怕,就怕爺爺哪天突然就嘎了。
曆朝曆代至今,出現過幾個平賬大聖?
那些壞賬死賬爛賬,終於不用庫房著火、賬目丟失的理由去平賬了。
正所謂虱子多了不癢,債務多了不愁。
有啥扯不清的,儘管往我爺爺身上招呼。
彆說什麼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這次把爺爺乾掉,下次誰來頂罪?
況且,爺爺的口碑可是經過高端局,一樁樁一件件憑實力打出來的。
針對這件事而言:誰要話多,你就看內閣三佬,弄不弄死他完了!
將來爺爺要是搖人,什麼都不用說,隻要說一句:我可是好幾年前,貪墨了千萬兩白銀,震驚京城的……啥?道理講不通?沒關係,咱們去內閣、去禦書房好好講講理?
這尼瑪,要是葉無忌考上狀元,過政審擇官,吏部、內閣、皇帝,誰不給個體麵?
金陵府衙。
劉掌櫃畢恭畢敬地把詩詞交到徐有功手裡。
“該說的都說了?”徐有功掃了一眼詩詞,眼裡滿是震驚和詫異,“好絕妙的詩詞,拿出去必然文史留名。”
“大人,都是點到為止。”劉掌櫃躬身,“但葉修那小子也著實聰明,一語中的。”
“如今,事兒就差擺到明麵兒了,能看出來也算是有**嗅覺。”
徐有功放下宣紙,眼裡滿是讚賞,“本官自打做了金陵知府,時不時地就琢磨葉無忌這個師弟,甚至是本官都瞧不起他。現在終於明白了,人家才是大智慧。不怕官二代擺爛,就怕官二代從政、創業啊!”
“大人,容小人多句嘴。”
“僅此一次。”徐有功威嚴儘顯,幾乎壓得劉掌櫃喘不過氣來。
劉掌櫃聲音顫抖,“葉老太爺的虧空補齊了,那多出來虧空…